“1940年9月28日,陛下,想在中国拿到一个痛快的结果,实在太难。”杉山元的这句话在东京皇宫里回荡,裕仁沉默良久,侧身离席。宫墙深处的这段对话,只持续了不到两分钟,却把中日战争进入僵局的尴尬气氛暴露得赤裸。
自1937年7月卢沟桥枪声响起,日本陆军按照“三个月速战速决”的剧本一路狂飙。上海、南京相继陷落,1938年又攻到武汉。按理讲,占下长江中游重镇,国民政府该投降了,可蒋介石偏偏不照剧本走,拉起中央机关搬去山城重庆。这一硬扛,让东京参谋本部原本就混乱的兵棋推演彻底穿帮。
![]()
武汉会战耗掉日军近十万兵力,还直接吃掉十万以上的金本位储备。再加上华北、华中诸战场零打碎敲的消耗,到1939年初,日本全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不到四成,军费四次追加仍杯水车薪。兵源更尴尬,现役部队打光一半,预备役和后备役填上去却依旧捉襟见肘。最窘迫的是弹药——陆军省不得不把守备本土的近卫师团炮弹都扒拉出来往中国前线送。
就在财政与兵员双双拉警报的当口,欧洲战火于1939年9月骤然燃起。德军越过波兰边境那天,日本内阁有人兴奋喊道:“好机会,西方顾不上亚洲,我们下重手!”一次豪赌就此铺开。华中“方面军”拆掉,组建史上第一个“总军”级编制——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两人把目光钉向长沙,想给薛岳的第九战区来一次速杀。
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结果却是日军损兵折将,粮弹将尽后灰溜溜撤回新墙河。冈村宁次堵着气说:“根本没法长期守长沙,这条补给线谁来护?”板垣也只能摊手。与此同时,西南方向的桂南会战又卡在昆仑关,第5师团被杜聿明的第5军死咬不放。南昌、南宁、长沙连环受挫,说明一个事实:想在正面战场一口吃掉国民政府,已不现实。
![]()
有意思的是,重庆方面并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却慢慢摸出一条策略——只要手握西南后方,撑得住外援通道,就能把日本人拖进泥潭。蒋介石称之为“持久战第二阶段”,内部文件里却更直白:“苦撑待变”。“变”在哪里?在国际局势。彼时德意日轴心的名义虽成,可英美苏的态度仍在摇摆。蒋介石赌的是,时间拖得越久,外力介入越深,日本越难脱身。
1940年春,日军发动枣宜会战,6月终于拿下宜昌,算是逼近三峡的关键一步。然而沿江向西已是山高林密,后勤线拉得过长,冈村宁次想继续推进却发现兵力不够,弹药也不够。第六战区仓促组建,挡在峡山群峰之间,卢汉、陈诚等人布下防御体系,双方再度僵持。
前线久攻不下,后方压力陡增,日本国内物价翻番,民众开始抱怨“帝国两年打了个寂寞”。陆军、省、参谋本部对策会里,有军官提出加派十五个师团直捣重庆、延安,可算来算去根本抽不出人。另一条方案——干脆撤军——又被政客否决,“吐出到嘴的肉”在他们眼里堪比割肉自残。
![]()
于是东京作出三条新指令:一、对华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重点培植汪精卫南京伪政权;二、关内日军压缩至七十二万,把余下兵力补进关东军;三、华南方面军改由大本营直辖,为南进东南亚作准备。简而言之,先稳住占领区,顺手把手伸向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掠夺资源,“以战养战”。
这一调整直接暴露了日本的两大刚性需求:钢铁与石油。中国内地拿不出足够的矿石,印尼爪哇、婆罗洲却遍布油田;占领区里粮食还凑合,橡胶却得看马来半岛脸色。抢资源的路线,与英美殖民利益撞了个正着。美国国务院在1940年底明确提出“对日出口禁令预案”,罗斯福借炉边谈话放出一句话:“让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开足马力,物资,将送到中国。”
同一年,百团大战在华北爆发,八路军大规模破袭交通线,给日军后勤再添堵。日军内部感慨:正面打不赢,后方又不安生,骑上老虎下不来。板垣征四郎私下说了一句:“谁能想到,这仗越打越像拔萝卜,拔出泥带着水。”
![]()
蒋介石则在陪都会议上强调“国际同盟”四字:一方面把各战区防线划定红线,严令守住滇缅与滇越通道;另一方面派人深入华盛顿、伦敦,持续争取物资与舆论。遗憾的是,国府的战场调度并不完美,南昌与宜昌的丢失仍让蒋介石焦躁,但“守住后门”这件事终究做到位。
1940年对双方而言皆是关口。日本若再扩大战线,就必须突破“南洋禁区”;若仅固守已得,又看不到胜利出口。重庆方面靠一口气硬撑,等待外部大国态度彻底倾斜。正是这种焦灼,催生了后来接连不断的外交摩擦与经济制裁——先是美国对日实行航空汽油出口许可制,紧接着炼钢材料列入禁运,然后是1941年7月的全面石油禁运。每一次收紧,都是从1940年这道分水岭翻过去的连锁反应。
11月,日本最後一次“近卫—来栖”特使团赴美交涉,被赫尔备忘录堵回。谈崩的那一刻,东条英机留下冷冷一句:“只有提前行动。”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珍珠港的炮声让亚洲战局彻底升级。倘若细追缘由,1940年这一年显然比1941年更像是引信——不是响亮的爆炸声,而是持续灼烧的火药线。
![]()
蒋介石后来给幕僚讲过一句并不见诸公开的短评:“敌人骑虎,吾辈守隘。”字不多,却揭开当年战略博弈的真面目:日本的悍勇与贪婪,把自己推到无退路的悬崖;中国的脆弱与韧性,则硬生生在缝隙里拖住对手。1940年,这根守与攻之间的细线已绷到极限,任何一端再用力,整场战争都会被迫换挡。
事实证明,谁先露出疲态,谁就会付出更惨烈的代价。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