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全红婵,在跳水生涯的关键节点遭遇了特殊挑战。从奥运时1.43米、38公斤的青涩模样,成长为1.60米、体重超48公斤的少女,青春期的自然发育叠加家族遗传性易胖体质,让这位跳水天才的体重管理成为重中之重。为备战2025年11月的全运会,一套极致精密的体重控制方案正式启动。
![]()
每日十几次的体重测量精确到克,教练组依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训练与饮食,让体重波动始终处于可控范围。每日超6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是控重核心:平板支撑、鸟式伸展等核心力量训练筑牢基础,水上阻力训练与陆上蹦床练习提升竞技表现,整套体系让她的体脂率下降1.5%,肌肉质量提升约3%。饮食管控更是严苛到极致,每日1200大卡的摄入量远低于普通运动员的1700大卡标准,50克燕麦、100克鸡胸肉精准称重,烹饪用油误差不超0.3克,零食仅限黄瓜、无糖酸奶等低热量食物,高糖高脂食品被完全杜绝,甚至出现过她偷藏辣条却不敢食用的场景。
![]()
减重之路布满荆棘。体重每增1公斤便会显著提升入水转动阻力,身高每增1厘米可能导致入水角度偏差超2度,这直接让她的招牌动作207C评分从95分跌至64分。2025年5月,脚腕旧伤与腰椎劳损让她缺席赛事,康复期活动量锐减引发体重攀升,部分舆论以“发福”“不自律”苛责,好在高敏、郭晶晶等跳水名宿公开声援,点明发育关是科学挑战而非道德问题。
科技成为破局关键。教练团队借助AI建模与3D动作捕捉,逐帧分析身体姿态偏差,将翻腾三周半拆解为72个步骤优化技术动作;康复阶段引入高压氧舱、脉冲磁疗等手段加速恢复。最终,她的体重从峰值超55公斤降至46-48公斤的竞技区间,腰腹赘肉消失,小腿肌肉线条凸显,207C动作评分回升至85分的接近奥运水准。
![]()
需谨记的是,这套基于专业竞技需求的方案并非普通人可效仿,其极端热量控制与称重频次可能危害健康。全红婵的每克体重背后,都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与科学,更是一位年轻运动员突破自我的史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