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桃花花神,在民间人们还敬奉宋代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为美丽娇嫩的桃花男花神。清代中期,天津杨柳青年画开始出现“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人物和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代表各月的花神。在这组“花神”组画中,三月桃花花神就是杨延昭。桃花艳丽无比,人人喜欢,杨延昭是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宋代爱国将领,让杨延昭司桃花,表达的是老百姓是对他的无限崇敬。清末吴友如《十二花神图》、冯超然《十二花神图》、汪绍箕《十二花神图》、杨柳青年画花神谱中,司三月桃花花神也是杨延昭。
![]()
北宋杨延昭,本名延朗,后改名为延昭,为杨家将之一。宋代名将杨业有七子,杨延昭是其长子,因契丹人认为杨延昭有“南斗六星”之象,对他敬畏有加,乃直呼他为“杨六郎”,所以在小说戏曲中称他为“杨六郎”,并说是杨业的第六子。这个杨延昭可是了不得,堪称是杨家将的代表人物。
![]()
杨延昭一直跟着父亲出去征战,并且都打前锋,骁勇善战,又有谋略,一生战功显赫。辽宋订立“澶渊之盟”后,杨延昭前后主持河北一带边防达二十多年。司马光《资治通鉴》里说,杨延昭不仅智勇善战,还能与部属同甘共苦,守边二十余年,从不过问家事,遇敌必以身先,所得的俸禄赏赐也全都拿来犒劳士兵,爱兵如子,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遇敌必身先士卒,打了胜仗则推功给部下,因此甚得部属的爱戴,人人乐为他所用。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病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七岁,皇帝得知后也挥泪哀悼。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称赞杨业和杨延昭父子说:“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里也有一段替杨延昭的功勋盖棺论定的文字,评价不可谓不高。
![]()
桃花娇媚妖娆,而杨延昭一介武夫,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这种现象似乎不好理解,其实只要先了解古代桃驱邪镇妖的说法,也就可以理解杨延昭的当之无愧了。古代尊桃树为“仙木”,认为它可以驱
邪制鬼。桃木之所以具有这等神力,根植于古人认定桃树为百鬼所惧的神秘观念。这最早源于《淮南子》中有“羿死于桃”的传说。羿是一个射箭高手,被他的徒弟逢蒙用桃木大棒打死。羿生前为人们做了很多好事,民间将他尊为统辖万鬼的宗布神,既然桃木大棒能击杀羿这个统辖万鬼的首领,那么其他大鬼小鬼就更应惧怕桃木了,民俗中鬼畏桃木的说法,就是源于此。于是,桃木就成为了制鬼驱邪的象征物,对鬼都有些震慑作用。
杨延昭被人们尊封为三月桃花花神,严格来说,杨延昭与桃花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如此柔美浪漫的殊荣,落在一个铁血武将身上呢?面对千百年来不断遭受外族的侵略,人们渴望和平不可得,转而崇拜能保国卫民、建立民族信心的英雄;杨家将前仆后继、忠勇报国的精神,正好成了国人的精神寄托。
![]()
杨家将担负了宋朝对抗契丹的重责大任,为国家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正由于对的杨家将的敬爱,人们认为杨家将像桃一样,能驱凶避祸,于是将对桃花的喜爱,转移到杨家将承先启后的中坚人物杨延昭身上,就把三月桃花花神的冠冕颁给了杨延昭。实际上这样就等于颁给了杨家将全体,可以稍稍弥补历史对他们的亏欠。而杨延昭忠心耿耿,智勇双全,守边二十余年,一次次地解除了边境的危机,而使边境安宁,辽人闻风丧胆,像这样能逐敌寇的英雄,就好像桃能驱邪镇妖,使人身家平安和乐一般,是有桃驱邪的意思,因此,民间封他为桃花的男花神。
![]()
桃花花神还有一说是西汉文人东方朔,清代吴下养闲翁就认为桃花花神是东方朔,不过很少被后人认可,实际上东方朔只是一个嘴馋爱吃桃而不是真爱桃花的人。另有一说为晚唐诗人皮日休,他在《桃花赋》中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说见了桃花,犹如见了千古美人。由此桃花与美人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桃花美人之说,世上从此也就有了走“桃花运”之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