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斧”或点燃导火索!俄“波塞冬”回敬警告,美俄博弈到关键期

0
分享至



哈喽大家好,今天标叔带大家一起看看,美俄博弈最近的情况。

2025年9月底,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表态,计划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足以覆盖莫斯科的导弹,且要求欧洲盟友承担相关费用。

这一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是美国“武器换资金、欧洲买单”的战略考量——自2024年起,美国就推动北约盟友直接采购美制军火援乌,自己则专注“美国优先”政策。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军方对最新款“战斧”BlockV型巡航导弹的援乌可行性进行了全面测算,结论是“援乌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库存”。



这款导弹的性能数据早已公开:最大射程1852公里,巡航高度仅10-250米,采用惯性+GPS+红外复合制导,命中精度能控制在7.62米以内,不仅能从舰艇、潜艇发射,还可适配陆基“堤丰”车载发射系统,刚好解决乌克兰海军薄弱的问题。

当时乌军现役最远射程武器是250公里的风暴阴影导弹,而战斧导弹1852公里的射程,意味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罗斯核心城市,以及乌拉尔山以西的军工基地、后勤中枢都将纳入打击范围。

泽连斯基政府随即展开密集游说,多次强调“远程打击能力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10月中旬,泽连斯基专程赴美会见特朗普,会前连续两天通话施压,会面中更是反复提及“战斧导弹的重要性”。

就在外界以为援助即将落地时,特朗普的态度出现反转:10月17日闭门会谈中,他明确告知泽连斯基“目前不会提供导弹”,午餐时进一步强调“美国需留着导弹保卫自己”。

这一反转的关键,是10月16日普京与特朗普的直通电话。



据俄罗斯外交部后续声明,普京在通话中明确警告,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将“严重损害美俄关系”,虽口头称“不会对战场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实则划下战略红线。

特朗普随后取消了原定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晤,同时批准对俄罗斯石油企业的新制裁,形成“既施压又留余地”的复杂态势。



五角大楼并未停止推进步伐。知情官员透露,美军方已完成两项核心准备:一是协调“堤丰”发射系统的适配改造,二是制定乌克兰士兵的培训方案。

但难题同样突出:战斧导弹的制导依赖美国军用GPS和高精度地图,没有美方实时情报支持,乌克兰根本无法实现精准打击;且美国大概率会限制导弹使用范围,禁止直接打击克里姆林宫等核心目标。



欧洲方面则陷入两难。早在2025年8月,荷兰、德国、瑞典、挪威和丹麦已联合出资10亿美元采购美制武器援乌,此次战斧导弹采购计划中,欧洲多国需再追加资金,单枚导弹200万美元的价格,让合计采购的数百枚导弹总成本高达15亿美元。



这笔“血汗钱”引发欧洲民众强烈不满,从柏林到斯德哥尔摩,街头抗议活动持续蔓延,民众高喊“别拿我们的暖气钱帮别人打仗”。

就在美欧为战斧导弹拉扯之际,俄罗斯亮出了“末日杀器”。

10月29日,普京在访问军队医院时公开宣布,被西方称为“末日鱼雷”的“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已成功完成核动力测试。



波塞冬的威力远超常规武器。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披露的信息,这款潜航器可携带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潜航深度超1000米,速度和隐蔽性均无同类武器可及,且目前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对其有效拦截。

更致命的是,它可在美国家门口引爆,引发的核海啸能直接摧毁沿海城市和军港,英国《每日快报》甚至直言“一枚就能让英国从地球上消失”。



配套载具的进展更让西方警惕。10月28日,俄罗斯第二艘可携带波塞冬的核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完成试航,即将正式下水。

第一艘“比尔格罗多号”已具备实战能力,可携带4-6枚波塞冬潜航器,而“哈巴罗夫斯克号”的入列,标志着俄罗斯核潜艇携带波塞冬将进入常态化。

俄前黑海舰队司令科莫耶多夫海军上将强调,这些潜艇能在水下1000米秘密航行,西方根本无法探测。



同时,俄军在边境部署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已锁定可能的战斧发射平台,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更是放出狠话:“我们不仅会摧毁导弹发射车,更会让提供武器的国家付出代价”,直接将武器供应国列为报复目标。



就在美俄对峙升级时,乌克兰抛出的一则消息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8月18日,乌克兰媒体报道称,自主研制的“火烈鸟”远程导弹已投入量产,射程超3000公里,每天能生产2-3枚,弹头重量达1吨。



军事专家分析,“火烈鸟”的出现可能改变战场规则。

若其射程属实,将覆盖俄罗斯全境,打击目标可包括俄军基地、军工企业和能源设施。

更关键的是,自主生产意味着乌克兰无需依赖西方援助,这让美俄的武器博弈多了一个变量。



这一消息让欧洲的战斧采购计划陷入尴尬——若乌克兰真能自主量产远程导弹,欧洲花巨资购买的战斧导弹就成了“多余的投资”。

但也有质疑声音指出,乌克兰在战乱中能否维持稳定的导弹生产线存疑,不排除这是泽连斯基为施压美欧加速援助的策略。



当前,美俄博弈已进入“相互威慑、谁都不敢先退”的僵局,结合各方动态,未来三个月可能出现三种场景:

1.最可能场景:战斧暂缓,风暴阴影加码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模糊”态度明显,既不想彻底激怒俄罗斯,也不愿放弃对乌施压。最可能的结果是:美国暂缓提供战斧导弹,但默许英国增加风暴阴影导弹的供应数量,同时继续推动欧洲盟友采购其他武器。这种方案既能维持对俄压力,又能避免局势直接升级,符合美国“离岸平衡”的传统策略。



2.中等风险场景:战斧落地,俄实施有限反制

若特朗普最终批准战斧援乌,乌克兰大概率会先攻击克里米亚大桥等非俄本土目标。俄罗斯的反制可能包括:全面封锁敖德萨港口,切断乌克兰海上补给线;加大对乌克兰西部武器仓库和运输线的打击;进一步收紧能源供应,让欧洲陷入更大危机。但双方都会刻意避免直接冲突,美俄士兵不会正面交手。



3.最高风险场景:误判引发连锁反应

若乌军使用战斧导弹时偏离目标,击中俄罗斯本土平民设施,或俄军反制时误击波兰境内的北约设施,可能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导致冲突范围扩大。



而波塞冬核鱼雷的常态化部署,意味着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核威慑升级,让局势彻底失控。

结语:

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老百姓们:

欧洲老百姓:既要为昂贵的导弹买单,又要面临能源价格上涨、暖气短缺的困境,反战抗议持续蔓延却难以改变政府决策;
俄乌两国人民:冲突持续消耗,乌克兰每天面临基础设施被毁、人员伤亡的风险,俄罗斯也需承担军费开支和国际制裁的压力;
全球民众:核威慑阴影笼罩,波塞冬核鱼雷、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等“末日武器”的出现,让人类再次面临核冲突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美俄高层仍保留沟通渠道。10月20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围绕两国元首共识进行“建设性讨论”,这为局势降温留下了一丝空间。

但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欧洲的被动跟风、俄罗斯的强硬反制,让各方很难轻易让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快递员河边救下一儿童,却被拘留7天,获释后被救者一家五口被灭门

快递员河边救下一儿童,却被拘留7天,获释后被救者一家五口被灭门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6 10:39:29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钱再多有什么用?53岁"丁克"半辈子的康辉,一通电话成为终生遗憾

丰谭笔录
2025-11-12 00:12:49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2025贵人运最强的三大星座

2025贵人运最强的三大星座

朗威谈星座
2025-11-13 06:12:21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2 00:06:39
临时工“泛滥成灾”坐标广州狮岭镇,您们那里有临时工吗?

临时工“泛滥成灾”坐标广州狮岭镇,您们那里有临时工吗?

石辰搞笑日常
2025-11-13 01:52:00
狐狸尾巴藏不住了!和谢霆锋复合未结婚的王菲,为自己行为了买单

狐狸尾巴藏不住了!和谢霆锋复合未结婚的王菲,为自己行为了买单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3 05:06:50
重磅!1.2亿巨星或逃离利物浦!名记曝不满:这不是我想要的足球

重磅!1.2亿巨星或逃离利物浦!名记曝不满:这不是我想要的足球

奶盖熊本熊
2025-11-13 01:30:23
女子怀疑医生在其子宫内装监听器,两次告上法庭索赔:手机一放歌就异常

女子怀疑医生在其子宫内装监听器,两次告上法庭索赔:手机一放歌就异常

华庭讲美食
2025-11-13 07:35:39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巢客HOME
2025-11-13 04:30:03
广东20岁瘫痪小伙轻生!绑氢气球升空,剪断绳子后摔下,网友震怒

广东20岁瘫痪小伙轻生!绑氢气球升空,剪断绳子后摔下,网友震怒

千言娱乐记
2025-11-12 20:05:04
网传雷军千万年薪招揽,罗福莉官宣加入小米

网传雷军千万年薪招揽,罗福莉官宣加入小米

观察者网
2025-11-12 15:08:08
人心不足蛇吞象,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5个月前已真相大白

人心不足蛇吞象,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5个月前已真相大白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1-11 12:09:41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32.28万买智己LS9,除了洗澡还能干啥?

32.28万买智己LS9,除了洗澡还能干啥?

差评XPIN
2025-11-13 00:07:23
西班牙王后在天安门广场出席欢迎仪式!穿花朵刺绣大衣美翻,惊艳

西班牙王后在天安门广场出席欢迎仪式!穿花朵刺绣大衣美翻,惊艳

叹知
2025-11-12 15:31:51
明星也会爱而不得!知名港星曝父女恋分手内情,一年爆肥仍未忘情

明星也会爱而不得!知名港星曝父女恋分手内情,一年爆肥仍未忘情

裕丰娱间说
2025-11-13 08:43:33
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广东女子玩手机睡着,醒来手变“铁钳”

这下真的解释不清了!广东女子玩手机睡着,醒来手变“铁钳”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12 15:13:56
广东全运男篮夺冠总结:6战全胜时隔12年登顶 3冠超京辽历史第二

广东全运男篮夺冠总结:6战全胜时隔12年登顶 3冠超京辽历史第二

醉卧浮生
2025-11-12 21:05:25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前途光明!中国男足17岁神童成名,日本媒体盛赞:他将会超越武磊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7:04
2025-11-13 09:31:00
史纪文谭 incentive-icons
史纪文谭
理性探寻如剖木,入木深处见根源。
3442文章数 3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日本政坛大佬也看不下去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美国次级车贷违约率创历史新高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数码要闻

苹果美国官网现失误:M1 Mac被标不支持Apple智能

教育要闻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