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联盟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近日,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为强化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该省多地已启动跨区域交叉监督检查工作。
![]()
![]()
其中,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北高新区分局及市综合行政执法队,从各县区抽调30名业务骨干组建11个专项检查组,对4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及29家医疗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
运城市市场监管局亦从辖区各县(市、区)抽调执法骨干,组建7个专项交叉检查组,同步推进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质量安全排查。
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全国医疗器械质量监管进入攻坚阶段。除了山西省,各地医疗器械检查组开始出动,新一轮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大检查来临。
检查组空降,
这些品类是重点,无菌植入、试剂…
近日,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夏区分局对辖区4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实施全覆盖专项检查。
截至10月28日,执法人员排查出15项安全隐患,对3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完成问题整改。
![]()
同期,乌兰察布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自治区药监局第四检查分局、自治区药品检查中心,对辖区内第一、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联合监督检查,重点核查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
此前,厦门、玉林、阜阳、合肥及黄山等地已陆续启动医疗器械领域专项检查行动。
从检查重点来看,各地监管部门普遍将无菌植入类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等风险较高的品类,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以及医疗美容机构、口腔诊所等使用单位列为监管重点。
检查内容涵盖:经营主体资质审查、进货查验记录完整性、储存运输条件合规性、销售使用追溯管理、网络销售行为规范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等关键环节。
以太原市为例,通过系列检查已发现各类问题139个,现场完成整改34个。该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后续将统一通报检查结果,对涉嫌违法的案件线索依法立案查处,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
可以看到,随着各地检查力度的持续加大,医疗器械企业、从业人员违规的处罚力度也随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高30倍罚款,处罚到人!
医械最强监管时代来临!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针对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罚款上限提升至货值金额的30倍;情节严重的违法情形,将依法责令企业停产停业,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实施终身行业禁入。
因此从多地处罚违规械企的通报来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违规“成本”也越来越高。
![]()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国家药监局、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于今年6月联合印发《关于对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建立医疗器械重大违法行为内部举报人奖励制度。
![]()
新规明确企业内部员工及相关知情人可通过12315平台等渠道举报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将给予现金奖励
除了内部举报,各地也进一步释放出“处罚到人”的信号。如广东省要求,要持续加大医药器械领域违规违法行为查办力度,对情节严重情形的,依法从重处罚;严格落实“处罚到人”,实施没收违法所得、限制从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联合惩戒等措施。
无疑,随着各类监管不断趋严,医疗器械领域顶格处罚、处罚到人的情况将呈常态化趋势,行业正全面进入最严监管周期。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主体需强化合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