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近日,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在北京鼓楼西剧场开幕。本届戏剧节将推出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格鲁吉亚、阿根廷等国家与地区的18部顶尖佳作,另有10部独角短剧竞演、5场独角对话,不仅延续了与国际前沿戏剧的对话,更有力地推介了华语世界的优秀原创剧本。
开幕式上,鼓楼西戏剧的创始人、国际独角戏剧节的发起人李羊朵表示,自从做独角戏剧节以来,非常开心地发现独角戏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瞩目,独角戏开始被更多人关注,也迎来了很多影视明星们的加入,比如辛芷蕾的《初步举证》,杨皓宇的《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张一山的《一地鸡毛》,他们出色的演技,让更多观众因为他们而走进剧场,也让越来越多的观众爱上独角戏。“回顾前两届,我们一共推出了来自希腊、丹麦等多个国家的17部剧目、55场演出、14部独角短剧、13场独角对话、4部沉浸式独角秀,对独角戏的编剧、导演和表演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并且让独角戏剧节流动到了天津、石家庄、成都等城市。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
鼓楼西戏剧创始人、国际独角戏剧节发起人李羊朵致辞。 摄影:三洛
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背后有着非常强大的发起人和专家团,发起人包括濮存昕、罗锦鳞、佐藤信、孙桭策、王晓鹰、喻荣军、任冬生、司徒慧焯、周可、丁一滕,专家团包括宋宝珍、马维干、吴晓江、羊驰、方旭、刘科栋、高子文、杨彬、宋之歌、陈樱之、李国杰。作为发起人代表,剧作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表示:“独角戏的魅力就在于,演员在台上无处躲藏,一切细节都会被放大,所以既需要保有真诚,又需要使用多种手段与观众交流,把一切献给观众。独角戏不是情节的简单,而是精神的深潜、思想的碰撞,于极简中见繁盛,于孤独中见众生,于极致中见本真。”
![]()
剧作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认为,独角戏精神的深潜、思想的碰撞,于极简中见繁盛,于孤独中见众生,于极致中见本真。 摄影:三洛
刚刚凭《一地鸡毛》与观众见面的演员张一山则作为演员代表分享了他首次出演独角戏的挑战与快乐:一方面,他非常忐忑,甚至辗转反侧;另一方面,他又发现独角戏激发了自己的巨大潜力,甚至可以感受到有另一个自己坐在观众席观看自己的表演。他很感谢这次独角戏创作的经历,既带来个人演艺生涯特别好的体验,又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
独角戏《一地鸡毛》主演张一山表示,这次独角戏创作的经历,既带来个人演艺生涯特别好的体验,又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摄影:三洛
作为导演代表,来自韩国的国宝级导演孙桭策介绍了独角戏的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他表示:“独角戏需要通过演员的真心与观众的想象力共同完成,它是人与人之间最简约、最直接的语言,也是戏剧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表现形式。因此,独角戏是所有演员都渴望挑战的表演艺术的巅峰之花。非常感谢鼓楼西戏剧能够早早发现独角戏的价值所在。”
来自美国的约瑟夫·格雷夫斯作为国外剧组代表同样分享了西方戏剧史中独角戏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荷马史诗”时代的游吟诗人,作为一位挚爱独角戏的创作者,他认为,戏剧是连接演员与观众的纽带,一部独角戏是否成功,首先要看是否可以建立与观众的连接。
![]()
本届国际独角戏剧节,青年创作者云集,独角戏展演单元和独角短剧竞演单元的剧组代表集体发出了青年戏剧人的宣言。 摄影:三洛
李羊朵表示,戏剧是需要传承的,戏剧的希望终究属于青年,在做独角戏剧节的同一年,鼓楼西戏剧开始做全国高校剧团公益展演,为更多的青年学子提供展示戏剧才华的平台。“他们就是我们未来戏剧创作的生力军,也是我们独角戏队伍的生力军,开幕式特别邀请到校园剧团的学生代表,和众多青年创作者一起,拉开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的大幕。”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王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