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多女人抢,彩礼压垮婚恋,荒岛反成救命稻草
现在数据摆在这儿,全国适婚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多万,但去相亲角看看,现场全是女性,男性稀稀拉拉坐在那里,还有一半人中途溜走,广州办过活动,女生交五百块进场,几百人排队,男生免费参加,只来了不到两百人,上海相亲角里有人直接说没房没车别来,还有人喊着找鸭就行,这种场面不像在找对象,倒像在挑资产包。
![]()
婚恋平台很会精打细算,女生免费使用服务,男生却要花钱办会员,系统天天推送“彩礼至少三十万”“钻戒不低于两万三”“求婚失败会被朋友笑话”这类内容,三个月下来,许多人对异性的信任感减少一半,北京一场求婚花费二十万,江西彩礼十年里涨了三倍,河南还出现“彩礼贷”,利息达到十五个点,并且需要抵押房子,结婚不像喜事,更像签一份贷款合同,杭州一位程序员计算过,结一次婚要用掉八年工资,离婚反而更简单,谁还想往这种坑里跳。
![]()
城市里那些高学历的女生,想要找到能聊到一块儿、经济条件也差不多的人,可是这样的男生早就被别人挑走了,或者根本不愿意进入这种找对象的圈子,另一边,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男生,收入不高,受教育程度也比较低,平时出门的机会少,很难达到城市女生的要求,有些乡镇地方,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中,超过三成还没结婚,以前还能靠亲戚介绍、在本地找人凑合着结婚,现在城市化越来越普遍,大家都分散到各地工作生活,本地的婚恋联系也就断掉了。
![]()
有人琢磨新办法,杭州办了个"48小时荒岛相亲",不打听学历,不查看房产,手机全部上交,大家一起搭帐篷,动手生火做饭,岛上没网络也没广告干扰,纯粹靠相处培养感情,最后成功牵手的比例达到六成五,比城市里那些高端茶话会效果好得多,这算不上浪漫奇迹,只是把算法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全部切断,当人们不再互相贴标签,反而更容易看清对方真实的样子,我觉得这个方式很实在,至少比坐在咖啡厅里互相猜测存款数额强。
![]()
其实很多男人不是不想结婚,是害怕在婚姻里输掉,彩礼会掏空三代人的积蓄,房子署名总要扯皮,婚前协议被逼着签下,离婚时落得净身出户都快成了常态,算法不断告诉人们男人等于提款机,女生也被教导不签协议就会吃亏,双方都把自己当成猎人,又觉得自己是猎物,感情的事硬生生变成两个家庭和两个阶层的谈判桌,我见过一些男生聊起婚恋满脸疲惫,他们并不讨厌爱情,只是扛不住这一套规则。
![]()
现在的相亲角变得像商品市场,人们带着各自的条件来谈婚论嫁,女方并非不着急结婚,只是挑选得更小心,男方也不是不愿意主动,而是担心遇到问题,城市里单身的女性很多,农村里单身的男性也扎堆,中间那条路早就走不通了,有人想换个方式,比如去偏远地方或没人管的地带试试,反而觉得有点意思,这说明问题不在个人身上,而在整个环境上,只要规则还在逼着人比较条件、计算风险,婚恋这件事就永远让人压力很大。
我并不是要鼓动所有人都去荒岛生活,但这至少说明一个事实:抛开那些外在的包装和表面的套路,人与人之间还是能建立起真实的联系。现在的婚恋模式已经和感情本身没什么关系,更像是资本和制度共同设计的一场大型压力测试,能够承受的人就继续往前走,承受不住的人只能选择退出,当退出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人就越难找到合适的伴侣,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