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名单必须送到中南海。”——1975年3月,北京西郊一间灯光昏黄的办公室里,机要员把刚整理好的正军级以上干部任免方案交到警卫手中。几小时后,厚厚一摞文件摆上毛主席的书桌。翻到第三页,一个久违的名字跃入眼帘:张力雄。主席停下笔,略一沉吟,随即在旁边批下短短一句:“派去江西军区,任政委。”
那一年,全国上下正进行大规模机构精简与干部调整。部队里,上到大军区,下到独立团,许多老同志等待重新上岗。岁月推移,战功与资历并不能保证马上有位子,能否获得信任,还要看政治表现、作风口碑以及关键时刻有人推荐。张力雄之所以能在这场“排队”中脱颖而出,靠的并不仅是过往的战绩,还因为有人一直在暗中惦记——皮定均。
张力雄出生于福建闽西山地,小学都没念完,十一岁便被父母送进造纸作坊。他干焙纸、捞纸,手被碱水泡得脱皮,凌晨收工仍得翻山回家。厂主压着工钱不发,他在昏黄油灯下咬牙数着几枚铜元,心里却冒出一个稚嫩念头:总有一天,这种日子得有人来改一改。
机会来得突然。1931年冬,红四军二次入闽。队伍没直接进他村,但隔壁村里打土豪分粮的消息传遍山谷。几位地下党员随后赶到,带来“打倒压迫、自己做主”的口号。张力雄加入共青团时还不到十六岁,跟党员们串夜路,写标语、搬粮仓、联络会合。第二年,红军扩编,他顺势报名,编入红34师机枪连,从此离开造纸厂,踏上真正的战场。
![]()
机枪连指导员并非他理想中的“端枪冲锋”角色。上级劝道:“思想稳,战士才敢冲。”他想了想,点头接过红袖标。1933年的第一次实战,对面是敌军一个加强连,火力点犬牙交错。他伏在机枪旁,压低嗓门下命令,子弹扫倒对岸火力,自己却忘了耳边的轰鸣。战后清点阵地,全连零伤亡,这让二十岁的他第一次明白政工干部并不只是喊口号。
湘江一役,他所在的红34师掩护中央纵队过江。河岸炮火映红夜空,江面漂满门板与木桶。连队一路且战且退,终于泅渡过去,可回头时,师部旗帜已再无踪影。那一晚,张力雄顶着冷风,用刺刀把几名负伤战友绑在门板上推向对岸,随后迷迷糊糊睡在芦苇滩。天亮,他摸到腰间弹匣还剩十二发,才意识到自己捡回一条命。
![]()
长征结束后,他进入抗大学习半年,又被抽到西北红军编成的红五军。高台战斗是他此生最难忘的一关。守城两昼夜,街巷寸土必争,城陷时左腿中弹。他被当地一户回民老乡藏进羊圈,半月后才艰难北上延安。伤势未愈,他依然要求分回前线,说话时脸色苍白,眼里却带着倔强。延安卫生部干脆把他推上驴车:路上颠一颠,骨头接得更紧。
抗日战争爆发,他和皮定均首次并肩。一个做司令员,一个当政治部主任。两人性格迥异:皮定均豪爽好酒,张力雄沉稳寡言。可在战场上,他们配合默契。敌人进村扫荡,皮定均带突击队兜头截住,张力雄则提前在老百姓院墙背后布置轻机枪。日军出村时,巷口突然响起“三点连发”,枪声一停,皮定均吼一句:“老张,押尾!”张力雄马上顶上接火,把敌人堵得抱头鼠窜。这种半句就能默契衔接的友谊,一直维系到解放战争。
1946年,中原突围。皮定均率一旅掩护主力北进,张力雄任三旅政委负责接应。夜雨中,双方仅凭两盏马灯辨认彼此方位,约定各自突围后在豫西会合。“一定要出来!”两人端着热茶,声音压得很低。三个月后,皮定均果然带着残部闯出包围圈。那晚,张力雄在窑洞外听到脚步声,抬头看见老友灰头土脸,忍不住握紧拳头猛砸他肩膀——一句话没说,却胜过千言。
![]()
新中国成立后,张力雄依次担任13军副政委、政委。1955年授衔,大校。对比皮定均的中将,他打趣自嘲:“矮半截,不丢人。”1961年补授少将,他笑说“终于追上皮旅长的背影”。不过,文革初期他因所谓“保守作风”被调离岗位,赋闲江西庐山疗养。任务没了,人却闲不住,天天在山道上练跑。有人打趣:“将军这是给自己备战?”他摆摆手:“人到用时,不练不行。”
1975年,中央整顿军队编制,皮定均已任福州军区副司令。看着厚厚的人事材料,他把张力雄名字郑重写进“江西省军区政委”一栏。文件上交总政时,有人提醒:榜上资格老将扎堆,排得进吗?皮定均回了三个字:“值这个。”文件最终送到主席案头,熟悉的姓名唤起当年战场记忆。主席把钢笔啪地一按,这场波澜不惊的干部任命,于是尘埃落定。
半个月后,张力雄乘军机飞抵南昌,脚步匆匆去了省军区机关。政委的第一堂课,他要求全体机关干部重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议室里闷热,他索性脱下军装外套站着讲,声线不大,却句句带劲:“不忘本,不忘兵,不忘老百姓。”下属听完都说:这位老将,风格一点没变。
然而天有不测。1976年5月,皮定均执行公务时坠机殉职。噩耗传来,张力雄沉默良久,随后对秘书说:“安排车,去陵园。”致哀那日,他一言不发,只在花圈缎带写了六个字——“生死与共老战友”。
岁月继续向前。张力雄在江西军区整顿预备役、加强民兵训练,凡事躬身入局。年底总结会上,他提了句:“战友走了,岗位还在,事得有人干。”没有煽情,只有简单的军人逻辑。多年以后,一位部下回忆:“政委讲话朴素,但能让人心里发热。”
张力雄晚年极少谈功劳,但对皮定均的回忆却常挂嘴边,“他把我从名单里捞出来,我得把工作干漂亮。”一句平实言语,道尽了老一辈军人之间的信任与担当。没有华丽辞藻,也无需宏大宣言——在关键时刻伸把手,把能干事的人放到合适位置,这份情义,与战场上的子弹一样沉甸甸。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