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速度68公里每秒!神秘天体闯入太阳系,哈佛教授:可能是外星母舰

0
分享至

那颗天体来了。——速度惊人。

确实快。

现在正以每秒约68公里的速率接近太阳,换算就是每小时约二十一万六千公里。

根据观测记录,这枚编号为3I/ATLAS的外来访客在今年七月被察觉,当时它距太阳约六亿七千万公里,速度接近每秒61.3公里,而随着接近太阳,太阳引力给它带来了持续的加速效应,到了近日点附近,其速度将升至每秒约68公里。

话说回来,这样的速度与常见的人造航天器天差地别,令人震惊了整个航天讨论圈。

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据观测资料与轨道力学的反推分析,这不是太阳系内长期被束缚的小天体。

综观全局,其轨迹与速度都更像是一次穿越:从外部星域而来,历经漫长漂泊后入侵太阳系的路径。

换个角度想想,若把它比作一只海里漂来的孤舟,那么这只舟已经在宇宙的浪潮中漂流了很久很久,时间尺度可能以十亿年计。

科学团队通过多点观测与光谱分析判断,成分上以二氧化碳和冰物质为主,水含量与二氧化碳的比例与常见太阳系彗星相比显得偏高,这就像给出了一张化学指纹,提示其形成与演化环境或许不同于本地彗星。

个人认为,这种成分组合的确值得深入琢磨。

现在的观测处境有些棘手。

那一刻,它刚好位于地球——太阳的合日点。

换句话说,从地面望去,它被太阳遮掩了。

可惜了。

地面望远镜在最关键的瞬间无法直接观测。

好在,太空望远镜与在火星附近运行的航天器被安排承担补位观测,特别是紫外和红外波段,这类观测对于辨识分子成分至关重要。

细细品味这些观测手段,会发现科学界在短时间内调动了一套跨平台的观测网络,协同效应颇为显著。

若把观测结果合并来看,主流解释倾向于将其归为彗类天体。



解释说得明白点:在遥远的寒冷环境下,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这类超挥发性物质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升华,所以即便在距离太阳很远的地方,也可能出现明显的气体释放与尘埃抛出,从而产生彗发和彗尾。

NASA的Swift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紫外线信号中出现了羟基(OH)的迹象,这常被认为是水分子在紫外照射下分解后产生的产物。

需要指出的是,紫外信号往往被地球大气吸收,正因如此只有在太空平台上才有可能捕捉到这些细微的谱线信息。

仔细想想,这一链条从谱线到物理机理,其逻辑还是相对连贯的;在我看来,超挥发物主导的解释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然而,争议并未因此熄灭。

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猜想:他认为这颗星际访客可能并非纯粹自然形成,而是一艘来自外星文明的“母舰”。

换做现在的表达方式来说,他的观点带有强烈的推断性——基于某些所谓“异常”的观测细节,他甚至设想在被太阳遮挡的瞬间,天体可能会释放小型航天器或装置以观察地球。

难道不是吗?

这样的设想无疑极具话题性,也真的是把公众的想象推向高潮。

不得不说,阿维·勒布的主张让讨论显得前所未有地热闹。

但科学的评判有一套较为保守的规则。

学术界普遍认为,提出人工来源这种极端假设时,需要承担的证据门槛极高:重复观测、排除所有自然成因、找到明确的人造特征或信号。

相比之下,当前可获得的大量观测数据——从光谱线、尘埃动力学到非引力微加速——都能在自然彗星模型框架下得到解释。



说白了,先把自然的解释翻透是常规做法,个人觉得这是负责且稳妥的路径。

也正因此,主流结论仍旧以彗星解释为主,尽管还在持续获取更多证据。

从时间与后续观测安排上看,接下来几周极为关键。

天体在近日点过后会再次远离太阳并逐步走回有利于地面观测的几何位置,预计在十一月底地球上将可重新观测到它的完整光谱与成像数据。

再者,它在离开太阳系的过程中会与木星轨道有一段相对接近的交互,届时在木星附近运行的探测器,例如NASA的朱诺号与欧空局的Juice任务,可能会有机会从不同视角补充观察资料。

这样一来,来自不同平台、不同波段、不同视角的数据将形成一幅更全面的画像,有助于进一步界定其物理属性与动力学行为。

换个说法,这次观测像是给天文学家们送来了一次多角度的实验机会。

如果把这件事放在更宏大的宇宙探讨里看,它也牵动着关于外星生命与智慧文明的更深层次问题。

纵观近几十年系外行星的发现进展,已知的类地或“宜居”候选行星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告诉我们宇宙中潜在的可居住空间不是寥若晨星。

但是,站在今天回头看,人类尚未得到确凿证据证明有智慧文明曾到访过太阳系,实际上连微弱的生命迹象也还在寻找之中。

仔细想想,这并不奇怪:宇宙太大,技术与资源有限,寻找远方文明本就像大海捞针。

个人认为,保持既开放又谨慎的探究态度,是科学最合适的立场。

再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梳理一下几项关键观测指标与其意义。



首先是轨道动力学参数,它决定了这个天体是否属于短周期或长期束缚对象,当前参数显示为典型穿越轨迹;其次是光谱特征,紫外中OH的存在和红外里CO2的丰度给出了挥发物组成的线索;第三是尘埃释放速率与粒径分布,这影响到彗发亮度与演化;最后是非引力加速度——由不对称喷发引起的轨道微偏移,若能精确量测则可反演出喷发强度与方向。

这些数据结合起来,便能把“是彗星还是别人制造”的问题,逐步推向有力的证据判断。

就像把一幅拼图一点点拼起来一样,终会见到完整图像。

总体而言,这次3I/ATLAS的短暂停留为人类提供了珍贵的观测样本,也推动了跨机构、跨平台的快速响应与合作。

春雨绵绵般的观测数据正在汇集;人声鼎沸的讨论也在持续。

究竟这一切最终会指向怎样的结论?

那还需要时间与证据。

换句话说,保持好奇,却不被未证实的猜想牵着走,才是科研应有的节奏。

令人惊讶的是,单个天体就能把这些问题拉到台前;着实让人去思考更多关于宇宙与人类位置的命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因拒绝猥亵被害遭153斤巨石压尸,嫌疑人还混入搜救队误导搜救方向,被捕后受封建迷信思想被迫交代一切

女子因拒绝猥亵被害遭153斤巨石压尸,嫌疑人还混入搜救队误导搜救方向,被捕后受封建迷信思想被迫交代一切

观威海
2025-11-04 09:42:10
香港餐厅收内地客“天价”小费?港人怒批:香港结业潮是有原因的

香港餐厅收内地客“天价”小费?港人怒批:香港结业潮是有原因的

财经八卦
2025-11-03 20:09:15
底层白左蠢,高层白左坏,最终形成蠢者被利用,坏者谋私利的闭环

底层白左蠢,高层白左坏,最终形成蠢者被利用,坏者谋私利的闭环

壹家言
2025-11-03 12:25:50
“一打开App就没了!”几分钟内抢空,有人抢了18万额度……多家银行调整→

“一打开App就没了!”几分钟内抢空,有人抢了18万额度……多家银行调整→

新浪财经
2025-11-03 19:13:34
中美签署协议第四天,贝森特就翻脸:中国若不照做,美国就加关税

中美签署协议第四天,贝森特就翻脸:中国若不照做,美国就加关税

梁讯
2025-11-04 05:17:02
阿里前高管掌舵山姆,APP界面遭狂喷:一股盒马味!

阿里前高管掌舵山姆,APP界面遭狂喷:一股盒马味!

雷科技
2025-11-03 22:13:43
美国将正式废除航母电磁弹射,但造蒸汽弹射器的美国企业已经有党委书记了

美国将正式废除航母电磁弹射,但造蒸汽弹射器的美国企业已经有党委书记了

远方青木
2025-11-04 00:36:51
江苏明确:这些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江苏明确:这些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句容发布
2025-11-03 21:56:41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震撼,上海交大要招5000个博士

阿亮评论
2025-11-03 15:50:54
活久见!汕头一26年工厂通知,每天工资若低于200元,要扣除50元

活久见!汕头一26年工厂通知,每天工资若低于200元,要扣除50元

火山诗话
2025-11-04 06:43:38
山西吕梁57名储户银行大厅损失千万本金后续:当地已成立调查组

山西吕梁57名储户银行大厅损失千万本金后续:当地已成立调查组

新京报
2025-11-03 19:43:21
飞天茅台电商补贴价跌破1600元

飞天茅台电商补贴价跌破1600元

财联社
2025-11-04 09:48:03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中美贸易变化,CNN做了4张图

中美贸易变化,CNN做了4张图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4 00:12:16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突传噩耗!王国斌离世,公司官网已变黑白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5:30:07
爸爸姓“滚”,为给双胞胎取名愁到失眠,爷爷急中生智获全家点赞

爸爸姓“滚”,为给双胞胎取名愁到失眠,爷爷急中生智获全家点赞

民哥台球解说
2025-11-03 15:07:23
重磅突破!中方高管回归安世 10天内资产解冻 中荷纷争按下暂停键

重磅突破!中方高管回归安世 10天内资产解冻 中荷纷争按下暂停键

芯事情报局
2025-11-04 07:10:03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全红婵大了一圈!被张家齐捏肚子上肉,和陈芋汐体型对比十分明显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3 20:59:05
“嘎子哥”演出被取消!此前被拘7天

“嘎子哥”演出被取消!此前被拘7天

深圳晚报
2025-11-03 23:14:28
下半场吞0蛋+被阿门大帽!弗拉格又吞惨烈失利 2.06米打PG真不行

下半场吞0蛋+被阿门大帽!弗拉格又吞惨烈失利 2.06米打PG真不行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4 12:06:40
2025-11-04 12:20:49
朔方瞭望 incentive-icons
朔方瞭望
坚持每天更新
276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头条要闻

牛弹琴:想想不对劲 德国外长又主动给中方打来了电话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时尚
房产
本地

艺术要闻

赵孟頫66岁行书,精到劲健!

教育要闻

“校长啊,不要再逼我了!”35岁女教师患焦虑症,校长却不许请假

无论女人多大年纪,秋天都要准备几件“针织衫”,温柔舒适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