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汉长安城遗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未央区的未央宫遗址。其实,在莲湖区的南部,也静静沉睡着这座“千年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山楼遗址。它是汉长安城宫城中类似“影壁”的存在,与未央宫正殿直线相距三公里,见证着昔日帝都的恢宏气象。
![]()
然而多年以来,这座古迹却疏于管理,周围荒草丛生、夯土裸露,甚至被废品回收站和停车场包围去年12月,在莲湖区检察院的监督与推动下,影山楼遗址终于重现安静与庄重。今天,莲湖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李赫赫和检察官助理赵蓉蓉走进《法治进行时》栏目直播间,讲述检察官们用公益诉讼让千年文物重获新生的动人故事。
2024年6 月,在开展丝路起点寻保传专项活动时,检察官们偶然读到一位历史博主的文章,文中对影山楼现状的担忧,引起了他们的高度关注。凭借职业敏感,他们察觉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这关系到文物保护、生态环境乃至社会公共利益。于是,一场以法律为盾的文物守护行动正式开启。
![]()
办案组检察官们翻阅大量资料,反复比对法规和规划要求。很快,问题被清晰地呈现出来:依据《文物保护法》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遗址本体及其周围50米内为重点保护范围,禁止任何有损遗址安全的活动。但在影山楼遗址西侧,一处经营十余年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堆放着大量废弃物;北侧的停车场车辆频繁进出、扬尘严重,显然已经触及法律红线。
![]()
![]()
在区检察院召开的工作推进会上,文旅部门负责人直言不讳:遗址保护涉及多个行政领域,监管责任交叉,执法权限有限,协调难度极大。然而,这正是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意义所在。
![]()
所谓公益诉讼,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或提出检察建议,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它不是为某个个体维权,而是代表社会公众发声,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
![]()
调查中,检察官了解到,停车场和回收站的设立时间均早于遗址保护规划获批,经营者难免心存不解。我们手续齐全,为什么就不能继续经营?面对质疑,检察官们没有回避——一次讲不通就再去一次,必要时由副检察长亲自登门释法说理。
![]()
他们召开现场听证会,让当事人亲眼看到遗址的破坏情况;耐心讲解法律依据,阐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诚意与法理的交织,最终换来了理解与配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检察机关的监督与推动下,文旅部门牵头召开三次现场会,联合多部门出动30 余人次开展检查,清运垃圾20 余车,清退车辆100余辆,彻底清理了300余平方米的遗址保护区。
![]()
影山楼的新生,不仅是一场遗址的复原,更是莲湖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履职的生动实践。从线索发现到协调治理,从释法讲理到落实整改,这场跨越六个月的行动,诠释了公益诉讼如何让法律之光照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每一个角落。未来,莲湖区检察院将继续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深入挖掘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让法治成为文物保护最坚实的力量,让千年遗址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