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加拿大和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签署了一份军队互访地位协定,使两国能够在对方的领土上部署军事人员,并深化国防合作。
这是菲律宾与第五个国家签署的类似军事协定,类似一份军事互助条约。
对加拿大而言,这是他们与亚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军事协议。能看出加拿大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转变。
![]()
除了加拿大之外,此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都和菲律宾签署这样一份军事条约,这说明这5个国家与菲律宾的军事交流与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已经具备了军事同盟或者准同盟的色彩。
这对南海局势自然就是风险。因为菲律宾和以上5个国家的军事条约明显针对的就是中国。
美国显然是这张网络的核心操盘手,通过在菲新增军事基地、部署中导系统等实际动作,将菲律宾打造成其印太战略的"前沿支点",正如今年7月马科斯访美时双方确认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已明确适用于南海争议海域。
日本则借着向菲出售6艘护卫舰的契机,实现了战后海外军事存在的又一突破,其在菲南部棉兰老岛的反恐合作也从训练扩展到情报共享。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五眼联盟"成员,更多是扮演"协同者"角色,澳军已多次参与美菲南海联合巡航,而新西兰则侧重于人道主义救援等"软实力"合作。
加拿大的加入最具象征意义。这个传统上专注于北大西洋防务的国家,此次与菲签约标志着其军事战略的彻底转向
就在协议签署前一周,加拿大海军护卫舰"蒙特利尔"号刚结束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动,这种"协议签完就亮肌肉"的节奏,暴露了其急于在亚洲安全事务中刷存在感的心态。
但细究协议内容会发现,所谓"军事互助"更多是框架性承诺,各国实际承担的义务差异巨大。
美国与菲律宾的协议包含明确的防务互助条款,而加拿大版本则更侧重"后勤支持""人员培训"等非作战领域,这种"选择性互助"的特点,注定了这个准同盟网络存在先天的松散性。
菲律宾之所以甘愿做这个"网络节点",本质是在打一场"安全杠杆"的算盘。
特奥多罗近期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集体安全架构的重要性",但其背后的逻辑不难拆解:通过绑定域外大国,试图在南海争议中获取不对称优势。
这种思路并非没有先例,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间,菲律宾也曾试图借美国压力迫使中国让步,但最终发现除了短暂的舆论喧嚣外并无实质收益。如今故技重施,只不过把筹码从"法律牌"换成了"同盟牌"。
但现实很快给了提醒,10月30日至31日,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开展所谓"联合巡航",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随即组织兵力严密跟监。
新闻发言人田军里明确指出"菲是南海问题搅局者、地区稳定破坏者",这种"巡航刚结束就被点名"的尴尬,恰恰说明外部势力的"壮胆"效果有限。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奥多罗"拒绝对话"的姿态。在马来西亚防长会议期间,当中国代表团主动提出就南海问题进行双边磋商时,菲方却以"日程冲突"为由予以回绝。
这种刻意的疏离背后,既有国内政治的考量,2025年是菲律宾大选年,对中强硬姿态可博取部分民粹选票,也有对协议效果的误判,以为攥住五国协议就能在谈判桌上占据上风。
但历史经验早已证明,南海问题的本质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争议,任何绕过对话机制、引入外部势力的做法,只会让问题更复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美菲军事合作时就曾犀利指出:"强化军事同盟既解决不了问题,也吓不倒中国。"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前的五国协议网络。
菲律宾的所作所为,完全无视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也忽略了中国与东盟国家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始终致力于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争议解决,截至2025年9月,准则磋商已完成第37轮,取得多项实质性进展。
反观菲律宾,一边宣称"维护地区和平",一边却接连在仁爱礁、黄岩岛等海域制造事端,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与其标榜的"集体和平"理念格格不入。
更讽刺的是,五国协议中反复强调的"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原则,恰恰是菲律宾在处理南海问题时最应该遵守的准则。
从实际效果看,这张五国军事协议网络不仅难以给菲律宾带来真正的安全,反而可能将其拖入更大的战略风险。
美国在亚太地区搞"小圈子"的惯用手法,就是先许以安全承诺,再通过武器销售、基地使用费等方式转嫁成本,菲律宾2025年国防预算已因此被迫增加15%,用于改造美军使用的军事基地。
日本和加拿大的介入,则可能引发南海问题的"大国化"趋势,一旦地区局势升级,菲律宾很可能成为冲突的"前沿阵地"。这种"引狼入室"的安全策略,早已被历史证明是饮鸩止渴。
中国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无论是外交部多次强调的"反对强化军事同盟""坚持睦邻友好",还是南部战区保持的"严密跟监""高度戒备",都传递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中国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侵犯国家领土主权,二是中国始终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
11月1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吉隆坡举行的南海问题双边磋商中,再次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具体倡议,这种建设性态度与菲律宾的"拒谈"形成鲜明对比。
说到底,南海局势的走向不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壮胆",而在于地区国家是否有维护和平的政治意愿。
菲律宾手中的五国协议,看似是张"安全王牌",实则更像个"烫手山芋",既不能真正解决争议,又会损害与邻国的互信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