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老君山马关片区海拔2500米的深山里,巡护人员撞见了一株模样罕见的植物。
这株 “山里奇客” 一经亮相,就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
后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它竟是国家濒危植物 “大咖”—— 长喙兰!
01
稀客中的稀客,植物界的大熊猫
要知道,长喙兰可是个 “挑剔的主儿”,只在云南省屏边县、文山,以及广西大瑶山、大明山等地扎根,妥妥的云南与广西 “限定款” 植物。
![]()
平日里就躲在山坡或沟谷的密林下 “隐居”,想见它一面可不容易。
更厉害的是,它在兰科植物里堪称 “稀客中的稀客”,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评定为 “濒危(EN)”。
![]()
每一株长喙兰都珍贵得像 “植物界的大熊猫”。就连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目前都还没有它的图片,现在网上寥寥几张图都是这次才拍到的。
02
株型:小个子里藏着精致感
别看长喙兰最高也就长到35厘米,算不上 “高挑个子”,但身姿却舒展得很,活像一位刚在舞台上站定的优雅舞者,从根到叶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股精心雕琢的精致劲儿。
![]()
埋在地下的块茎更有意思,是圆滚滚的卵状椭圆形,像偷偷藏了几颗胖乎乎的 “营养小汤圆”,不声不响地给整株植物输送能量,堪称长喙兰的 “地下能量补给站”。
地上的茎则是个 “热心肠的组织者”:它不仅稳稳托着3-5片主要的叶子,还会额外冒出好几枚小叶,这些小叶就像 “主叶片队伍” 的可爱 “小跟班”,凑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把植株衬得格外有生机。
至于叶子,那可是标准的 “椭圆派美人”—— 要么是圆润讨喜的椭圆形,要么是稍显修长的椭圆状披针形。
每当阳光透过密林洒下来,叶片便舒展开来,像一片片精心熨烫过的绿绸缎,摸上去又光滑又有韧性,随便一拍都是 “森系大片”。
03
花朵:自带 “小灯笼” 的 “粉裙仙子”
如果说株型让长喙兰透着精致,那它的花朵绝对是 “惊艳全场” 的重头戏!
![]()
花序上密密麻麻挤着好多小花,风一吹就轻轻晃悠,活像一串攒在一起的 “彩色小铃铛”。
明明没发出声音,却让人忍不住脑补出细碎的 “叮铃” 声,热闹得像在开一场微型派对。
每朵小花还配有 “专属装备”:苞片是细细长长带点尖儿的披针形,像给小花量身定制的迷你遮阳伞,既能挡住毒辣的太阳,又衬得小花愈发娇俏,活脱脱的 “贴心小保镖”。
花色更是精准戳中 “少女心”:大多是粉嘟嘟的紫红或粉红,像是把傍晚的晚霞揉碎了,细细涂在花瓣上。
当然,偶尔也会冒出几株带白色的 “小清新款”,白里透粉的模样,活像刚睡醒、还带着点迷糊劲儿的小奶猫,萌得人心里发软。
远远望去,整串花序就像一群穿着渐变粉裙的小仙子,手拉手站成一排,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想凑近多看几眼。
最有意思的是小花下面挂着的 “小尾巴”—— 那是它的距,呈直直的圆筒状,乖乖地向下垂着,像给每朵小花挂了个小小的 “圆筒形小灯笼”。
更有趣的是,这个 “小灯笼” 还会悄悄往前弯一点,末端要么稍微变粗,像小灯笼鼓起来的圆肚子;要么轻轻收窄,像小灯笼尖尖的底儿,长度比子房长一点,或是和子房差不多。
风一吹,这些 “小灯笼” 就跟着轻轻摇晃,活像小仙子们挂在腰间的精致饰品,又别致又灵动,让人越看越喜欢。
信息来源:云南日报,《文山首次发现濒危植物长喙兰 系全州兰科新记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