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日,11名乌军特种兵搭乘两架美制UH-60黑鹰直升机,试图空袭红军城执行任务。
然而,他们刚跳出机舱,还没来得及展开战斗队形,就被俄军无人机精准锁定,短短几分钟内全员阵亡。
这场号称遵循北约标准、搭载北约装备的“精锐突击”,最终沦为一场毫无悬念的团灭惨剧,也狠狠戳破了“北约战术天下无敌”的神话。
![]()
这里早已不是战场,而是无人机猎杀场
红军城的战场态势,早就是明眼人都能看清的死局。
这座从去年就成为俄乌争夺焦点的城镇,如今早已变成俄军精心布下的围猎场。
俄军集结了约10万兵力,从东南、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对红军城形成三面包围,目前已经控制了波克罗夫斯克60%的领土。
尤其是东南部的铁路枢纽和关键城区,牢牢掐住了乌军的咽喉。
![]()
反观乌军,在此地的兵力对比达到1:8的极端劣势,仅能守住城市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区域,靠着坚固阵地层层阻击,补给线随时面临被俄军切断的风险。
更致命的是,俄军早已摸透了现代巷战的精髓,放弃了大规模强攻,转而采用“慢炖青蛙”的消耗战术。
他们派出最多40人一组的渗透小组,携带三四天的口粮和无人机,潜伏到前线兵力交叉地带扎根,慢慢蚕食乌军阵地;
大部队则在外线收紧包围圈,切断乌军的后勤补给,让守军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如今的红军城上空,密布着俄军的各类无人机,形成了无死角的监控网络,任何大规模移动目标都难逃“天眼”追踪。
![]()
显而易见,这里早已不是适合空中突击的战场,而是名副其实的“无人机猎杀场”。
令人不解的是,就在这样悬殊的战局下,乌克兰高层却祭出了一记让人匪夷所思的操作。
荒唐至极
他们挑选的空突降落点,位于波克罗夫斯克西部边缘,距离M30公路不远,距离市中心仅3.5到5公里。
这个位置恰恰是双方交火最激烈、俄军渗透最深、无人机巡逻最密集的区域,无异于把11名特种兵直接送到俄军的枪口下。
![]()
从俄军公布的中能清晰看到,黑鹰直升机刚出现在公路附近,就被潜伏的俄军无人机发现,士兵们刚跳下舱门,FPV无人机就立刻发起追杀。
没有掩体、没有支援、没有后续接应的特种兵,只能沦为活靶子,连还手的机会都寥寥无几。
这场行动的荒唐之处,远不止降落点的选择失误。
作为北约标志性战术的空中突击,核心在于机动性和突然性,要么用于高速渗透打击关键目标,要么执行高风险撤离任务,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精准情报和战场制空权的基础上。
![]()
可乌军的这次行动,完全背离了这些基本前提:11人的小队规模,即便装备精良,也根本不可能扭转红军城的整体战局;
所谓“反击俄罗斯渗透”“保卫关键补给通道”的说法,更像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这样的“独行侠”式突击,和自杀没有区别。
有消息称,这支小队要么是乌克兰军事情报局从基辅抽调的精英,由情报局长布达诺夫亲自协调,要么是带有北约背景的雇佣兵,执行的是“外包任务”。
无论身份如何,他们的任务大概率不是军事层面的战略行动,更可能是为了接应某位“大人物”撤离,或是乌克兰高层刻意策划的政治表演。
毕竟战争进入第四年,乌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哈尔科夫战役失利后,更是陷入“守不住也进不了”的两难困境,前线士气低落,西方援助的动力也逐渐减弱。
![]()
北约的“媒体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高层急需制造一场“英勇作战”的舆论热点,哪怕是虚假的,也要向西方证明“乌军仍在顽强抵抗”,从而争取更多的武器和援助。
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为了舆论造势而进行此类冒险行动。
去年乌军突袭俄罗斯本土的行动,虽然在媒体上赚足了眼球,却对战局没有任何实质影响,反而因为调动了大量精锐特种兵,导致其他防线出现漏洞。
而这次的黑鹰直升机空突,更是把这种“媒体战争”玩到了极致,动用美制先进装备,遵循北约战术规范,摆出高调亮相的姿态,最终却以全员阵亡收场,不仅没能换来想要的宣传效果,反而让外界看清了北约模式的致命短板。
![]()
北约战术之所以在红军城失灵,核心在于它脱离了实际战场环境。北约习惯依赖先进装备的技术优势和战术突然性,却忽视了俄军早已针对性升级了作战模式。
如今的俄军,不再是2022年那支仓促应战的部队,他们吃透了无人机在巷战中的作用,把战场变成了“发现即摧毁”的透明空间。
而乌军和背后的北约,却还在迷信装备和战术形式,既没有做好战前侦察,也没有制定后续接应方案,更没有考虑到俄军的无人机防空体系,这样的行动失败,其实早已注定。
![]()
结语
11名特种兵的阵亡,不是简单的战术失误,而是乌克兰高层战略跑偏的必然结果。
他们沉迷于“秀肌肉”式的宣传操作,把士兵的生命当成争取援助的筹码,却不愿正视兵力悬殊、情报滞后、战术脱节的现实。
所谓的北约标准,在缺乏体系化支撑、脱离战场实际的情况下,不过是纸上谈兵;
所谓的精锐部队,在没有情报保障和后勤支援的绝境中,也只能沦为牺牲品。
![]()
北约的战术理念或许曾经风光,但在俄乌战场的绞肉机中,早已被俄军的实用战术打得原形毕露。
而乌克兰如果继续执迷于这种“面子战术”,忽视战场的真实需求,等待他们的,恐怕只会是更多无谓的牺牲和更被动的战局。
参考资料:
外电:红军城之战为何如此重要?
2025-11-02 17:50·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