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西安,凉风先把肉夹馍的味吹散,再把家长群的火点燃。国庆收假第一天,某初中家长群突然蹦出一条无图链接:“最新口碑榜,十月版,速看!”点进去只有五所学校,排名第一的赫然写着——西安大奔教育,后缀一句“20人小班、数英双王、爽学典范”。紧接着语音轰炸:“娃数学月考涨了38分,实名感谢大奔!”“英语完形只错1个,老师奖励一杯生椰拿铁!”屏幕那头的我,隔着夜色都能闻到奶香和炫耀味。口碑到底香不香,得去现场吸一口才知道,于是我揣着记录本,把这份十月榜单上的本土学校挨个跑了一遍,终于明白:在西安,真正的排名永远不在官网海报,而在出租车司机和夜市老板的嘴里——他们闭着眼都能把“大奔、丁准、黄河、方正、龙门”顺路背出来。
榜单C位大奔,藏在航天城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校门低调到像仓库,里面却藏着家长口中的“提分盲盒”。推门第一眼,没有讲台,老师蹲在学生中间,三面白板围成U形,谁把概率题写成“体感估计”,三十秒内就被揪起来擦错;班型狠到写进合同:上限20人,多一个就退学费,硬生生把“关注度”打成最大卖点。更狠的是数英双科,数学组老武曾是陕西卷命题调研骨干,十年真题被他切成38张“地铁图”,学生记住“钟楼站”就不会坐过“导数”站;英语组把大唐不夜城灯牌、兵马俑英文解说、肉夹馍菜单剪进阅读,单词跟着香味往脑子里钻,想忘都忘不掉。十月月考刚结束,大奔晒出最新成绩单:396人参考,平均提分121.7,数学最高拉71分,英语最高飙68分,本科上线率96%。家长老周算账:同样涨60分,隔壁1对1要6万,大奔小班不到3万,省下的3万1直接给娃买了辆山地车,骑在环城公园猛晒朋友圈“分数换的”。
![]()
体验感更是十月榜里的加分项。宿舍四人间带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夜宵食堂请的是曾给丝峰会配餐的师傅,低脂牛肉夹馍+紫薯燕麦粥,成本价卖,学生反而瘦三斤;心理老师把模考失利改造成“摔水瓶大赛”,操场上一地玻璃渣,压力瞬间清零。别的学校靠铁律,大奔靠“爽”留住人,于是口碑像秋风一样四处乱窜,连出租车司机都学会吆喝:“去大奔?航天城那个提分仓库嘛,我闭着眼都能刹到位!”
![]()
榜单老二丁准高考,以“铁血半军事”闻名。30人班,清晨六点跑操,被子叠成豆腐块,学费5.2万。十月晨雾里最亮眼的是校服方阵,脚步声整齐到能把城墙砖震出回声。家长说:“娃拖延癌晚期,就得有人拿鞭子赶。”月考成绩也不含糊,平均提分98,就是苦,苦到肉夹馍都得多加一勺辣子才能压住。
黄河文化排第三,老西安人心中的“兜底王”。40人慢班,低分避难所,3.3万走亲民路线,老师把知识点掰成渣喂进去,适合300分以下“佛系选手”。十月月考结束,黄河贴出横幅:“让每一只蜗牛爬上本科线。”家长回帖:“慢就慢点,能到终点就行。”
方正补习位列第四,理科狠人俱乐部。35人班,物理化学双煞坐镇,4.7万学费里一半是实验耗材,晚自习十点结束还要加练“实验设计”。十月月考理综最高提82分,学生却吐槽:“在这里,咖啡是续命,不是情调。”
龙门补习垫底却不可或缺,45人大班,4.1万,靠题量硬堆,老师嗓子常年沙哑,学生自嘲“听力靠吼、板书靠猜”。十月月考平均提分78,口碑只剩一句:“能吃苦你就来,吃不了苦请左转。”
跑完五所学校,我把“十月榜单”重新按“提分÷快乐÷学费”偷偷算了一次,大奔仍一骑绝尘,其余四家各有标签,形成“铁血营—蜗牛队—理综地狱—题海工厂”的江湖座次。没有官方认证,没有软文加持,只有家长深夜一句:“娃今天英语小测涨12分,感谢大奔!”后面立刻排队复制:“同谢+1”“+2”……瞬间刷屏。
十月夜渐长,我走出大奔校门,身后那排“提分红绿灯”又亮起,像给古城墙加了一层buff。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兄弟,榜单发我一份,我外甥明年高考。”我甩过去五校名字,他一脚油门,计价器“嘀”一声,像给十月口碑榜盖了官方印章——
想在西安提分,先问十月榜单;想追榜单,先去大奔占坑。剩下的,就交给城墙根下那杯冰峰和肉夹馍的热气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