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脏骤停救援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大脑缺氧4分钟便开始受损,超过10分钟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这场生命争夺战中,第一时间发现情况的“第一目击者”往往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近日,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首次面向无医学背景的市民开展“心肺复苏(CPR)+AED使用”公益培训,这也是“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
培训现场,近5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认真学习急救技能。课程重点强化AED操作、心肺复苏、团队协作等实战内容,学员通过考核后即可获得《上海市AED急救员》电子资格证书。
![]()
参训人群中,年轻人成为主力。00后的小刘表示:“相比之前在学校和网上学到的零散知识,这次系统培训让我对急救步骤更加清晰,感觉自己真正具备了施救的能力。”
不少市民是首次接触专业急救培训。从事服务行业的高女士坦言:“实际操作后才发现心肺复苏比想象中费力得多,但掌握这项技能后,能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很有意义。”
53岁的肖女士带着对家人的关爱前来学习。她80岁高龄的母亲患有冠心病,这让她深感掌握急救技能的必要性。“看到老人摔倒却无能为力,心里特别难受。现在学会了急救,再遇到紧急情况我一定会挺身而出。”
![]()
据悉,今年4月,由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卫健委、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及腾讯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上海市5分钟社会急救”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专业指导、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社会急救网络。
“在奉贤区心肺复苏事件中,第一时间实施胸外按压的比例仅为15%~20%。”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医教科科长肖维春告诉记者,今年1至10月,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成功挽救的36位心脏骤停患者中,有9位已康复出院。“这9位患者都在‘黄金四分钟’内得到了现场有效的心肺复苏,这是‘第一目击者’果断施救的宝贵成果。”
![]()
肖维春坦言,奉贤120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0~11分钟,仅等待专业救援会错过黄金急救时间。“如果目击者能立即实施急救,将大幅提升救治成功率。我们希望培养更多掌握急救技能的群众,让他们在120赶到前就能开展有效施救。”未来,奉贤区将持续开展此类公益培训,呼吁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共同筑牢城市生命防线。
记者:吴口天 钱子欣
实习生:王丁清
编辑:陆嘉俊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