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的第30届科技月活动中,科陆电子储能产品总监王凯接受媒体采访,详细阐述了科陆在储能领域的产品开发、安全技术突破及市场战略。科陆电子在储能领域的发展路径清晰呈现出从夯实产品力、树立安全标杆到实现全球灵活布局的递进式发展。
以技术迭代构建核心壁垒
科陆电子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产品驱动型”。其明星产品Aqua-C2.5液冷储能系统并非为特定订单而生,而是基于对欧美市场需求的预判,历经12至18个月平台化开发的成果。“如果等客户的需求来了再开发,肯定来不及。”王凯强调,这种前瞻性的产品规划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技术迭代是产品驱动的引擎。在Aqua-C2.5中,科陆重点攻克了“组串式PCS(SPCS)加主动均衡”这一核心技术。王凯坦言,从零开始组建SPCS团队的过程充满挑战,面临人才短缺、设备不足等困难。通过内部攻坚与美的研究院在软件算法上的支持,团队最终成功突破。这项技术结合能有效解决电池簇间的不一致性问题,提升整体能效。
这种研发能力正持续转化为新一代产品。新下线的Aqua-C3.0系列采用了超过500Ah的大电芯,将20尺集装箱的容量提升至6.25MWh,顺应了行业提升能量密度、降低初始成本的大趋势。科陆通过与电芯厂联合开发,确保了其产品技术的前沿性。
用极限测试树立行业标杆
如果说产品力是基础,那么安全就是科陆打开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王凯重点介绍了成功通过美国CSA/ANSI C800标准的大规模火烧测试。该测试模拟的是最极端场景:电站完全断电,所有主动消防系统失效,单个集装箱电池起火。
“火烧测试的核心目的是验证能否避免‘火烧连营’现象的出现。”王凯解释道。科陆用了四个集装箱,以肩并肩、背靠背、面对面三种方式摆放,进行了持续59小时10分钟的燃烧。最终,不仅被烧集装箱的主体结构保持完整,相邻的三个集装箱也安然无恙。
如何做到的?王凯解释了这背后独特的设计理念:科陆电子通过巧妙的热管理和风道设计,将火焰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引导其向斜上方稳定排放,实现了“小火慢炖”式的可控燃烧。王凯指出,这一成功不仅打消了海外客户对安全的最大顾虑,更重要的是,它推高了整个系统集成行业的技术门槛,剔除了粗制滥造的产能,引领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凭本地化能力实现纵深发展
凭借过硬的产品和安全表现,科陆的市场战略从聚焦美国市场,转向全面的全球化布局。
2023年6月,美的集团完成相关交易,正式成为科陆电子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达22.79%。美的入主后,科陆电子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2024年,公司果断决策,全面进军欧洲、日本、东南亚、拉美等市场。至今年,已初见成效:欧洲实现吉瓦时级别订单突破;在封闭的日本市场,首个订单也已发货;拉美市场也中标了多个大型项目。
王凯认为,全球化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对本地化能力的深度考验。“最核心的一点,是我们对本地电网的深刻理解。”他分析道,与国内统一的电网标准不同,许多国家的电网由私营或半官方机构运营,标准各异。科陆电子作为早期出海的企业,积累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深刻理解不同市场的风土人情和电网要求,能确保项目顺利并网投运,这些都是打动专业客户的关键。
产品策略上也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科陆并未强制推广单一产品,而是针对不同区域的环境和客户需求,推出Aqua-C3.0的多种子版本,如中东的“高温防风沙版”、美国的“高抗震版”和日本的“高运输要求版”等。
此外,科陆电子在储能领域的成绩还得益于美的集团内部协同效应显著。新成立的“美的能源”板块实施了“科陆”与“美的”双品牌战略,在工商储等领域进行差异化定位和运营。科陆品牌更“皮实”,专注于工业场景;美的品牌工业设计出色,更适合商场等对环境美观要求高的场景。这种协同有效整合了美的集团的品牌背书、供应链渠道和生态资源,为科陆电子的全球化提供了强大后盾。
从夯实产品、引领安全,到灵活布局全球,科陆电子展现出中国储能企业从技术追赶到市场引领的清晰发展路径。据王凯透露,从今年8月到明年第一季度,科陆在江西宜春的生产基地一直处于满产状态,预示着其全球化战略正进入收获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