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11月3日讯(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徐虎 摄影报道)近日,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度过程化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顺利完成。此次试点在桥式起重机司机、流体装卸工、输油工三个工种中推行,以“工位出工匠,实绩定等级”的创新模式,优化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路径,节约成本超过30万元。214名参评职工中有128人通过认定,为港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也为行业技能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政策引领推动评价模式升级
作为渤海湾重要枢纽港口,烟台港拥有操作技能类职工7000余人,技能人才是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自2020年启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来,已累计完成2244人次评价,高级技师人数从104人增至227人,增幅达118%;技师人数从218人增至375人,增幅为72%。2023年,烟台港成为烟台市首批获得特级技师评价资格的企业,实现了特级技师零的突破。
烟台港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试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政策要求,在市人社部门的指导下,将评价场景从考场转向生产现场,通过实时跟踪与动态评估,真实反映职工的岗位能力。
三维评价体系聚焦能力与实绩
“以前考技师采取传统评价方式,现在看的是日常工作中的每一次操作、每一项业绩,更实在!”参与输油工评价的职工王师傅道出了过程化评价的核心优势。烟台港创新构建“职业品行+技能水平+业绩穿透”三维评价体系,让认定标准更全面、更客观。
职业品行维度通过民主测评和考察谈话,深入了解职工的职业操守与行为规范,将评价重点从知识认知转向行为实践。技能水平维度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结合港口工种特有任务,量身定制评价指标。业绩穿透维度将技能竞赛获奖、技术革新成果、师带徒成效等纳入评价,激励职工从完成任务转向主动创新。
降本提效实现生产评价双赢
推行过程化评价,不仅提升了评价精准度,也实现了降本增效。桥式起重机司机的货物装卸效率、集装箱作业量等数据直接从生产系统提取,流体装卸工的操作规范通过现场跟踪记录,避免了离岗对生产的影响,节省了场地租赁和师资费用。
同时,评价指标直接复用港口现有生产和考核体系,无须新建框架,通过筛选和提取关键信息即可完成综合评估,大幅减少了人力与制度设计等的投入,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评价目标。
展望未来打造可复制行业方案
此次试点为烟台港明确了技能人才培育的优化方向。“过程化评价的核心是基础管理的完善和标准的统一。”烟台港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试点为基础,进一步统一各单位同一工种的工作标准与记录规范,建立专项工作小组专家库,明确评审人员资质与经验门槛,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评价流程的连贯性与专业性。
烟台港将持续推广过程化评价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培育的技能人才评价长效机制,为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培育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并将相关经验提炼为可复制、可借鉴的行业方案,为新时代港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