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遛弯、买菜、打牌、唠嗑——这是如今老太太的日常生活。看着她安逸的模样,谁也想不到,两年前医生曾断言:“过不了年,就剩一两个月时间。”
2023年8月,老太太在体检中发现心脏问题。当时身上没什么不舒服,她也就没在意。谁知一个月后,开始出现心脏不适、头晕等症状。
![]()
家人带她检查,发现“血管堵了不到70%”。对症治疗后,不适感不但没有缓解,头晕反而加重了。在医生建议下,她做了核磁共振。
报告结果令人揪心:考虑左侧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交界区动脉瘤;基底动脉索性动脉瘤;多发轻中度狭窄。
家人立即带老太太前往北京求医。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到望京医院,从北京301医院到积水潭医院,能去的医院都去了,却始终找不到理想的治疗方案。
更让家人绝望的是,专家明确表示不能手术:“上了手术台,不保证能下来。”甚至预言老人“过不了年,就剩一两个月时间”。医院也不给开药,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就在家人几乎放弃希望时,西苑医院的一位大夫给出了建议:“去希福医院吧,离你们还近!不知道具体地址,你们查一下,去吧!”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老太太的家人说:“挂了200块钱的特需号……医生的爱人是山西的,老乡,也不知道具体地址……”
经过一番查询,2024年1月29日,家人带着老太太的检查资料和舌苔照片,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
![]()
当时老太太主要症状是头晕、说话不利索、双腿无力,左胳膊左腿有时发麻。
服用20付中药后,老太太的头晕、麻木症状减轻了,说话也利索了很多。虽然病情仍有反复——一脱衣服病情就容易加重,但家人看到了希望。
从此,每隔20天左右,家人就到希福医院继续取药。老太太不太喜欢喝中药,一付药往往要分三天才能喝完。
4月22日,身体有所恢复的老太太亲自来到希福医院复诊。家属反映:“前天坐沙发站起来时头晕摔倒了,头还有点疼。睡眠好多了,但多梦。说几句话就吐字不清了,腿麻没劲、出虚汗。”
到了6月24日复诊时,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家属高兴地说:“以前能走100米,现在能走四五里路,就是走多了摇晃;说话舌头不硬了,唠嗑能从九点唠到11点;原来全身哆嗦,现在就剩下胳膊哆嗦。现在可有信心了,三四个月见效,吃饭、睡觉都好。”
天气转凉后,考虑到路上颠簸,家人就不带老太太亲自复诊了。但她的女儿女婿每隔一段时间就来医院,让袁希福院长为老太太调整方子。
![]()
多次往来后,袁希福院长都记住了这家人,时常夸赞两人孝顺,特别是女婿的付出难能可贵。对此,老太太的女婿朴实地说:“她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母亲。”
一月又一月过去,老太太的情况越来越好。“下午两点到五点还和几个老太太去打牌,还去菜市场买菜,遛弯都行!”
2025年3月17日,天气转暖,老太太再次来到希福医院复诊。她告诉袁希福院长:“谁看见我,都说我不像病人。”在袁院长的邀请下,她在会诊室里走了一段路,每一步都踩得很坚实。
![]()
为表达感激之情,老太太与家人特地带来了山西特色土馍,执意要让袁希福院长品尝。
从被预言“过不了年”到安享晚年生活,这位老人的经历,或许能给面临类似困境的家庭带来一丝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