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对工业生产流程的好奇、对品牌文化的探索需求,以及体验式旅游市场日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工厂成为旅游目的地,“工厂游”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选择。
矿井下,载着游客的复古小火车缓慢行驶,在不远处的煅烧炉群,几幢石头垒砌的小屋吸引了游客注意。“这里原是矾矿三车间第100号结晶间,如今改造成了矾文化活动实践基地‘矾客工厂’,用于展示矿石开采、煅烧、溶解、结晶等一整套炼矾工艺。”讲解员介绍说。
近日,浙江杭州的陈女士带着女儿来到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她们头戴黄色安全帽,在模拟井巷体验开采矿石,在原矿区保留的6个结晶池观察明矾结晶过程,在室内活动区体验矾塑非遗项目等。
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是浙江省新近评选的“2024浙江十大好玩的工厂”之一。记者了解到,这些“好玩的工厂”还包括当地一些电器企业、酿造食品公司、核电公司、丝绸工业园等。它们让“工厂游”与研学教育、文化创意、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形成工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矾矿旅游区带动全镇旅游年收入4000多万元
矾矿工业旅游区是首批“国家工业遗产”,这里存有300多处矿业遗址。
从雪花窟、鸡笼山矿硐群、水尾山矿硐群等炼矾重要遗址,到挑矾古道、街巷、传统民居等矿业活动遗产,再到矾塑、明矾炼制技艺、矿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世界矾都”之誉的矾山镇,近年来逐渐成为当地的旅游“明星”。
当小火车驶入地下矿井,光线逐渐变暗,绵延几十里的硐道让游客连连惊叹:“以前矿工徒步走完整个矿井,得备足三天三夜的干粮。”弧形硐顶、粗糙的土路地面、岩壁上深浅不一的开采痕迹,让幽暗的硐道多了几分神秘。
沿着硐道深入,一处能容纳300多人的大剧场让人眼前一亮。“以前这里是矿工们学习的地方,工人们就在这儿学习和开会。”讲解员说,现在这里成了年轻人举办演出和展览的热门地。
温州矾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怀东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明矾市场逐渐萎缩及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升,矾矿开始向文旅融合转型。2012年以来,矾山镇积极推进工矿旅游小镇建设。自2017年起,当地停止采矿生产,进行生态修复、绿色造林,挖掘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
2024年,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吸引游客167余万人次,带动全镇旅游收入约4487万元。单是矿硐小火车项目年收入就高达300多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基于对工业生产流程的好奇、对品牌文化的探索需求,以及体验式旅游市场日益走热,越来越多的工厂成为旅游目的地,“工厂游”正在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选择。
浙江省旅游协会工业旅游分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易开刚分析说,当前浙江的工业旅游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工业遗产为依托,通过活化历史场景打造文旅IP,如温州矾矿遗址;二是开放现代化生产车间,让游客直观感受智造魅力,如农夫山泉千岛湖基地、九阳创意工业园等;三是向游客展示传统工业技艺和非遗文化,如会稽山中华黄酒博物馆等。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工业旅游企业改造提升,目前,浙江已启动工业旅游基地分级标准制订工作,从核心吸引力、产品体系、旅游服务等方面对工业旅游基地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同时计划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将基地划分为5A、4A和3A三个级别。
“放眼全国,青岛啤酒博物馆做起了AR互动剧场;北京首钢园联动咖啡品牌推出‘荔枝气泡美式’,年轻人打卡后可领免费福利……这些案例都说明,工厂只要敢玩、会玩、好玩,就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厂门。”易开刚说。
来源 | 工人日报
编辑 | 小矾
审核 | 卢菲菲
监制 | 陈露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