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人士与“亲戚”亲切交流
![]()
爱心书信鼓励困境孩童树立信念
![]()
在图书馆感受知识的力量与文明的浩瀚
![]()
志愿者搬运爱心物资
十月的最后一天,秋意已深,在菏泽市图书馆,一股澎湃的暖流冲散了季节的清冷,点亮了无数颗童心对未来的希冀。第二十一届菏泽市希望工程“认亲会”结对仪式如期举行。这不再是简单的捐资助学仪式,而是跨越地域、超越血缘的亲情汇聚,爱与希望的双向奔赴。
一场持续21年的温暖约定
“认亲会”,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温情与力量。它不是施与受的冰冷转账,而是“结对认亲”、是“暖心见面”。自首届举办以来,这场爱的马拉松已经奔跑了21年,累计帮助3400余名困境儿童。这不仅仅是数字的累加,更是三千四百多个被温暖过的童年,三千四百多份被重新点燃的人生梦想。
今年的“认亲”活动启动于10月14日,名单发布后,爱心涟漪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与企业闻讯而动,踊跃参与。短短数日,101名困境儿童全部结对。
效率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速度:连续多年奉献爱心的刘蔚女士、马海荣女士;慷慨解囊的菏泽城际公交有限公司、麦迪隆超市;默默捐款而不愿留名的“隐形好人”;更有爱心人士承诺与孩子结成“长期亲戚”,让这份关爱超越金钱,融入日常的陪伴与关怀……他们,共同构成了这片爱心星空中最璀璨的星系。
时光为这项活动镀上厚重的质感。它从最初的助学济困,一步步深化内涵,拓展外延,如今已成长为山东省希望工程事业和菏泽精神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它像一棵参天大树,年年岁岁,开枝散叶,为一代又一代孩子们遮风挡雨。当第二十一届的旗帜再度扬起,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深入城市骨髓的慈善基因的觉醒,是一种社会良知的集体共鸣。
那些点亮星光的“点灯人”
在这场爱的盛宴中,是一张张鲜活而动人的面孔,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的真谛。
“来,试一下这件衣服,看合不合身。”10月31日,在“认亲会”现场,一位女士正温柔地为一个孩子穿上崭新的冲锋衣。她就是冯林梨,一位远在陕西创业的曹县人。这是她第八次参与认亲会,却是第一次来到现场。
站在这里,她耳边萦绕着熟悉的乡音,眼前是孩子们纯真的面孔,内心满是“热乎劲儿”。“‘菏泽’这两个字,就像系在我心上的线。”她动情地说,“不管走多远,一提起、一回来,总让我觉得踏实又亲近。”二十多年的异乡打拼,没有割断她对故土的眷恋。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她始终铭记“关注民生、传递温暖”的初心。今年,她精心为101个孩子每人都订购了一套冲锋衣。“反哺家乡、帮助需要的人,是我们应尽的本分。家乡把我养大,现在我有能力了,为家乡的孩子遮遮寒、挡挡风,本就是该做的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纯粹的情感,这是一个游子对故乡最深沉的告白。
从爱心人士岳喜金身上,我们看到了爱的奇妙轮回。活动现场,她与受助孩子亲切交流,还深情地写了一封信,鼓励他们树立信念,锤炼意志。然而,当现场温馨的画面不断涌现,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不禁潸然泪下。
“其实,我读书的时候,也是被资助的孩子。”她哽咽着道出了这个埋藏心底的故事。曾经的她,因家境贫寒,从中学到大学,都沐浴在爱心人士的援助之光下。那份雪中送炭的温暖,在她心中埋下善的种子。如今,种子已长成大树,她有能力为他人遮荫。“现在我有能力了,希望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从“被圆梦”到“助梦人”,岳喜金的眼泪,是感恩的泪水,是传承的誓言,她用自己的生命轨迹,完美诠释了“传递温暖”的活动内核。爱,在此刻完成了它最动人的闭环。
超越“一对一”:多元善举汇成的暖流
本届“认亲会”的温暖,不仅在于“一对一”的精准结对,更在于社会各界涌动出的形式多样的爱心善举,它们如涓涓细流,最终汇成爱的海洋。
菏泽城际公交有限公司在资助两名儿童的同时,主动提供了活动的全程车辆服务,用滚动的车轮承载起孩子的希望之旅;李腾奉献了充满烟火气的爱心午餐,让孩子们的胃和心一同温暖起来;季厚坤捐赠的书包,装下的不仅是书本,更是对知识的渴望;邱云鹏为101名孩子每人准备的一件保暖内衣,抵御的是冬日的严寒,传递的却是贴身的暖意……
这些点点滴滴的善行,已超越了简单的物质资助,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呵护与关怀。从行路到餐饮,从学习到保暖,社会的关爱无微不至地包裹着这些幼苗,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更有安全感、更被珍视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暖流与泪光交织的瞬间
认亲会现场,暖意融融。仪式结束,资助人与孩子相聚在一起,空气仿佛都变得黏稠而温馨。他们聊学习,说心愿,真挚的握手,会心的微笑,一句句暖心的叮嘱,一声声爱的鼓励……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不少资助人俯下身,与孩子们平视交流,那一刻,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施予者,而是可以信赖的“亲人”。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渐渐展露笑颜,眼神中重新闪烁出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光彩。这不仅是资金的援助,更是精神的滋养与情感的疗愈。
活动的意义,不止于当下的感动。结对仪式结束后,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感受城市”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他们走进菏泽市图书馆,在书香墨海中感受知识的力量与文明的浩瀚;他们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先辈的奋斗与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他们走进菏泽技师学院参与“红领巾体验”活动,在动手实践中或许悄然埋下了未来职业理想的种子。
这一切,让他们在游玩中了解了城市的历史,真切地感悟到菏泽经济发展的脉搏。这趟城市之旅,是一次生动的课外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赋能。它告诉孩子们:你们并未被遗忘在这个社会的角落,你们同样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点点星光,足以点亮银河。第二十一届菏泽市希望工程“认亲会”落下帷幕,但它所点燃的希望之火,所传递的温暖之光,必将长久地留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菏泽这座城市的爱心与担当,更看到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社会生态正在形成——受助者成为施助者,爱心如滚雪球般壮大;游子反哺桑梓,乡情在奉献中升华;企业践行责任,商业文明与公益精神同频共振。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无数个秋天,这场温暖的“认亲”都将继续。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李艳粉 武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