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冷,有些人就觉得自己像个“气象站”——头晕、心悸、血压飙升,甚至一觉醒来,脑袋像被锤子敲了一样。很多高血压人群都熟悉这种感觉:一到换季,血压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不稳定。
![]()
这时候,很多人以为穿多点衣服、多喝热水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些早起锻炼的老年人,一年四季雷打不动地4点起床晨练,觉得这是“健康的坚持”。但真相是,这些看似健康的习惯,反而可能成为冬季高血压的“隐形杀手”。
气温下降,血压不但容易升高,还特别“脾气暴”。明明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可能就突然飙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所以医生常说,高血压患者的冬天,得像照顾小孩一样细心。
为什么一到冬天,血压就开始“闹脾气”?
简单来说,冷空气一来,血管就会收缩,这是身体的本能反应,目的是保温。但血管一收缩,血压就会被“挤”上去。
![]()
研究发现,冬季气温每下降1℃,收缩压平均会上升1.3毫米汞柱。这不是小数目,特别是对本身血压就偏高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压垮身体的一根稻草。
所以你会看到,每年冬季,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都显著上升。尤其是在清晨,人的交感神经最活跃,血压波动最大,心率加快,血管负担加重,是事故的高发时段。
寒冷天气里,高血压患者最容易“踩雷”的几件事
很多人以为,冷就多穿点、早起锻炼增强抵抗力,就是健康的万能公式。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有些事宁愿晚点做、慢点来,也千万别逞强。
![]()
第一件事,天还没亮就去晨练,尤其是室外。
很多退休的长辈都有晨练习惯,觉得早起走一圈、打打太极,身体就会棒棒的。但冷空气一来,空气湿度低、温度低,再加上空气中污染物容易积聚,反而可能对血管造成刺激。
特别是清晨5点到7点这段时间,是人体交感神经最为兴奋的时候,血压波动剧烈,这时候出门运动,反而增加了心脑意外的风险。
与其坚持“早起养生”,不如调整时间,等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再适度活动。哪怕晚两小时,也比冒着冷风去“搏命”更靠谱。
![]()
第二件事,一觉醒来猛起身,尤其是半夜上厕所。
冬天夜里起夜变多,有些人习惯一睁眼就直接起身,急匆匆赶去卫生间,这时候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血压来不及调节,突然下降,结果就是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摔倒。
更大的风险是,本来血压就不稳,这种起卧之间的剧烈变化,会让心脑血管承受额外压力,重则诱发心绞痛、脑供血不足。
正确的做法是,醒来后先在床上缓一会儿,再慢慢坐起身,等身体适应了,再起身下床。别小看这短短几十秒,它可能就是关键的“安全缓冲区”。
![]()
第三件事,洗澡水太热,时间太久。
冷天洗个热水澡确实舒服,但水温过热会导致血管扩张,尤其洗完澡突然一开门,冷空气一吹,冷热交替刺激血管,容易引起血压剧烈波动。
特别是密闭浴室里,热水蒸汽多,氧气少,有些人洗着洗着就头晕胸闷,严重的甚至会晕倒在浴室里。
建议水温控制在37℃到40℃之间,洗澡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洗澡时最好保持浴室通风,洗完别立刻走出浴室,先在里面缓一下,避免冷空气直吹。
![]()
第四件事,情绪激动或熬夜看电视、打牌。
冬天夜长,有些人睡得晚,尤其是年关将近,聚会多、娱乐多,三五好友凑一桌打牌打到半夜,边吵边笑,情绪一上来,血压也跟着上去了。
还有些人爱在床上看电视、刷手机,结果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眼睛累了,脖子僵了,血压也悄悄升高了。
长期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大,会让交感神经处于高兴奋状态,导致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这时候,哪怕吃了药,效果也可能打折扣。
![]()
不如早点睡,踏踏实实养精蓄锐,身体才有底气对抗寒冬。
冬季控压,除了吃药,这些细节更关键
很多人以为控制血压就是按时吃药,但药物只是“底线保障”,真正让血压平稳的,是你每天的生活方式。
冬天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重口味”问题。很多人一冷就想吃火锅、咸菜、腊肉,这些高盐高脂的食物会让血压“火上浇油”。建议每天摄盐量不超过5克,也就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
![]()
再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定期测压,这些看似小事,其实是“保命细节”。很多高血压人群就是输在了“平时不当回事”,等到问题暴露时,已经来不及了。
不要小看天气预报。冷空气来之前,提前加衣服、调整出行计划,甚至是适当与医生沟通药物剂量的调整,都是冬季控压的重要一环。
高血压不是“老年病”,而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冬天对心血管系统的考验尤其严峻,一时的疏忽,可能换来一生的遗憾。
![]()
冬天的冷,藏着的是很多人看不见的风险。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表面上看着没事,但身体内部已经在悄悄拉响警报。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有高血压患者,记住一句话:冬天不是拼毅力的季节,而是拼细心的季节。
![]()
别因为“怕输给老年”就坚持早起晨练,也别因为“洗个热水澡舒服”就忽略了安全。真正的健康,是懂得什么时候该慢,什么时候该停。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转发给你关心的人,也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是怎么过冬的。你的小经验,也许正好能帮到别人。
参考文献: [1]王哲,李玉玲,张家俊.冬季气温变化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的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02):112-115. [2]刘晓红,赵志刚.高血压患者冬季运动方式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08):678-681. [3]陈丽,杜芳.冬季低温环境对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3,23(10):1120-1124.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