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吓疯!中国人最爱的生活方式,正在疯狂致癌?

0
分享至

你知道吗,其实癌症也是有地域之分的。有一种癌症啊,它似乎特别“喜欢”中国人。

1

中国人专供癌症

在2022年,这种癌症全球新发病例的43.8%都在中国。到底是什么癌症,就那么爱在咱们中国人的体内扎根呢?它的名字叫做食管癌。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BD)的数据,中国每年大约新增30多万例食管癌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换句话说,地球上每两个食管癌患者,就有一个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新浪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一个沉默又扎心的事实。

大约一半的食管癌患者都在中国,这么极端数据的背后,其实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带来的被忽视的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吃饭一定要在冒着热气的时候吃,喝茶也要喝烫茶,火锅汤滚着咕噜咕噜冒泡的时候就想舀一勺下肚。



图片来源:新浪

不管是父母长辈还是身边朋友,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说一句,趁热吃,冷了就不好吃了。

很多中国人都是这样长大的,觉得吃凉的对胃不好。

但就是这样的饮食习惯,成为了食管癌爱找上中国人的一大原因。那么,这个最爱中国人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食管癌呢?

简单来说,食管癌就是食管(喉咙和胃之间的那根管子)里的细胞被长期刺激、慢慢变坏了。



科普

医生把它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鳞状细胞癌,这在中国最常见,通常和热食、腌菜、吸烟喝酒这些有关;第二种是腺癌,这在西方国家多见,跟肥胖和胃酸反流有关。

中国人大多得的都是第一种。所以,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人容易得,就得从我们独特的生活习惯说起。

2

被忽视的“慢性烫伤”

在中国,吃饭讲究热乎。但你知道吗?超过65°C的饮品或食物,会让食管黏膜被反复烫伤。

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6年就把“饮用超过65°C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也就是“可能致癌”。

别小看这一口烫:热食会让食管表层的细胞被烫坏,它们拼命修复;一次两次没事,但十年、二十年反复下来,就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有研究发现,经常喝滚烫茶的人,得食管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到4倍。所以说,食管癌,其实是被“烫”出来的。

如果说“烫”是食管的热伤害,那么腌、咸、霉就是化学伤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像河南林县(现在的林州,曾被称为”食管癌之乡”)、河北磁县、陕西商洛、四川雅安这些地方,都被称为食管癌高发区。



图片来源:新浪

这些地区的人,在饮食习惯上,都有几个共同点。他们普遍喜欢吃:自家腌的咸菜、酸菜;存放时间很长的玉米、麦子;以及干硬、粗糙的馍或面。

这样的饮食背后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腌制食品里容易产生亚硝胺,是强致癌物;霉变的粮食含有黄曲霉毒素;干硬食物吃下去容易刮伤食管。

这些日常味道,在无形中让我们的食管一点点受伤。

此外,中国人热爱的酒桌文化也是造成食管癌的一大因素。中国人讲感情,喜欢“走一个”。可惜,酒桌上的这份热情,对食管可不友好。

既然提到了酒,那就一定少不了它的好朋友烟的陪伴。

烟草中的多环芳烃、酒精代谢的产物乙醛,都是实锤的致癌物。单独作用就已经危险,烟酒一起用,风险还会翻倍。



图片来源:新浪

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又喝烈酒的人,得食管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5倍以上。尤其是白酒度数高、喝得急,酒精几乎是直接在“灼烧”食管。

除了这些刺激性因素,营养不良也在默默推波助澜。

在很多食管癌高发地区,居民饮食结构单一,他们大多食用主食、少蔬果,维生素A、C、E摄入不足。

这些营养素能帮助修复受损黏膜、抵抗自由基,一旦缺乏,食管黏膜就更容易被外界刺激破坏。

此外,像硒、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被证实与癌变有关。一些研究甚至发现:在补充微量元素的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除了饮食习惯,基因易感性也是造成食管癌的重要原因。

一些家族中,三代人都有人得食管癌。研究发现,这与某些基因(比如ALDH2、CYP家族)有关,这些基因会影响人体分解酒精和毒素的能力。

换句话说,有些人天生解毒慢,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更容易中招。



图片来源:新浪

还有,你可能没想到,牙不好,也可能和食管癌有关。

口腔卫生差、长期牙周炎或牙齿缺损,会导致咀嚼不充分,食物碎片粗糙、吞咽困难;同时口腔里的细菌群失衡,会产生有害代谢物,这些都会刺激食管黏膜。

有研究发现:口腔卫生不良的人,食管癌风险可增加约70%。

诚然,虽然城市化改善了营养条件,很多人不再吃霉粮、咸菜;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火锅、麻辣烫、滚烫奶茶、夜宵白酒……这些现代人的乐趣,其实换了个方式继续刺激着我们的食管。

所以,风险从没真正消失,只是换了模样。

3

从炎症到癌变的漫长过程

食管癌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往往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其实是有机会拦下它的。但问题是,它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很多人早期只会感觉,吃饭时喉咙有点“卡”;吞咽干的食物稍微不顺;喉咙有轻微异物感;或者偶尔胸口发闷。

这些信号往往被误以为是嗓子发炎、胃食管反流或者老年吞咽不畅,结果一拖再拖,等到真的吃什么都咽不下去时,往往已是中晚期了。

食管癌被称为“消化道的隐形杀手”,不是因为它治不好,而是因为太难被早发现、太容易扩散、治疗过程太复杂。

首先,正如前面提到的,食管壁没有痛觉神经,癌变初期几乎没有疼痛。许多患者直到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体重骤减,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此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癌细胞可能扩散到肺部、淋巴、纵隔等部位,手术机会大大降低。



图片来源:新浪

其次,食管紧邻气管、心脏、主动脉等重要器官,空间狭窄、血管丰富。一旦癌细胞突破黏膜,就能迅速蔓延到周围组织。所以医生常说,食管癌的根治窗口期非常短。

第三,中国人常见的是鳞状细胞癌,它生长快、分化差、容易转移。即便通过手术、放疗、化疗清除干净,也可能半年或一年后复发。对很多患者来说,治疗像是一场持久战。

第四,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技术要求最高的手术之一。医生要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操作,把病变的食管切除,再用胃或结肠“重新接一条路”。手术创伤大,术后容易出现感染、肺炎、营养吸收差等问题。尤其对老年人、体弱者来说,风险极高。

第五,在中国,食管癌的早筛普及率很低。虽然一些高发地区(如河南、山东)已经开展胃镜普查,但在多数地方,人们仍觉得“我没症状,不需要查。

事实上,早期筛查能救命。早期发现、早期手术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中晚期则只有20%左右。



图片来源:新浪

第六,食管癌的治疗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手术、放疗、化疗、营养和康复等多个过程。

每一步都耗时、耗钱、耗体力。不少患者因为经济压力或心理崩溃而中途放弃,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怎么才能守住一条健康的食管呢?

其实,防食管癌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而是生活细节。

让热食凉一会儿。喝汤、喝茶别心急,等一分钟,让温度降到60°C以下再食用。



多吃新鲜蔬果。维生素A、C、E有助修复黏膜,西兰花、胡萝卜、橙子都是好帮手。

戒烟限酒。尤其是白酒,感情再怎么深,也必须换个喝法。

粮食储存防霉。不要吃发霉、变味的食物。

注意口腔健康。牙齿坏了要修,口腔炎症要治。

高风险人群要体检。有家族史、吸烟喝酒多、来自高发区的人,最好定期做胃镜筛查。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食管癌不是命运安排的疾病,而是生活方式一点点叠加的结果。

有时候,我们以为的讲究,比如“趁热吃”、“家里腌的菜最香”、“感情深、一口闷”,其实都是在慢慢消耗身体。

但好消息是,这些坏习惯都能改。我们不需要完全改变饮食文化,只要多一点耐心,等茶凉一会儿、让饭不那么烫、少抽几根烟、少喝几口烈酒,就已经是对身体最温柔的照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特讯!“将引进中国歼-10战机”!中国国防部回应,罕见表述引发国际关注

突发特讯!“将引进中国歼-10战机”!中国国防部回应,罕见表述引发国际关注

阿芒娱乐说
2025-11-04 05:37:55
马上停止5类运动,很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等血管“堵死”就迟了

马上停止5类运动,很可能加速血栓形成!等血管“堵死”就迟了

39健康网
2025-11-03 20:11:36
久功不克俄罗斯连撤两员大将!西尔斯基:红军城守住了

久功不克俄罗斯连撤两员大将!西尔斯基:红军城守住了

史政先锋
2025-11-03 11:54:13
历史再次选中了香港,这次关乎国运!

历史再次选中了香港,这次关乎国运!

米筐投资
2025-08-26 07:11:32
不出意外,这四位球员未来或难再进男足国家队了

不出意外,这四位球员未来或难再进男足国家队了

男足的小球童
2025-11-03 16:10:22
台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全世界公认的事

台统一联盟党荣誉主席: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全世界公认的事

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22:11:04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柳絮忆史
2025-10-29 08:46:07
外媒报道:特斯拉起火车门无法打开致5人死亡遭诉讼!网友:国内新能源车企也要整改了

外媒报道:特斯拉起火车门无法打开致5人死亡遭诉讼!网友:国内新能源车企也要整改了

大白聊IT
2025-11-04 12:58:29
台当局做战备,连战送郑丽文8个大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开始了

台当局做战备,连战送郑丽文8个大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开始了

近史博览
2025-11-04 09:47:55
山姆app改版被大量会员吐槽“阿里味”,回应:8月份就测试

山姆app改版被大量会员吐槽“阿里味”,回应:8月份就测试

超角度
2025-11-03 23:42:10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28岁演员“曾舜晞高层新家曝光”:青玉当桌面,岛台也是玉

28岁演员“曾舜晞高层新家曝光”:青玉当桌面,岛台也是玉

乡野小珥
2025-11-04 13:05:48
快船罪魁祸首出炉,伦纳德带坏消息!哈登被坑苦,卢指导不满一点

快船罪魁祸首出炉,伦纳德带坏消息!哈登被坑苦,卢指导不满一点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04 15:32:12
李泽楷做梦也想不到!为他连生3个儿子的梁洛施,会跟马浴柯恋爱

李泽楷做梦也想不到!为他连生3个儿子的梁洛施,会跟马浴柯恋爱

山河月明史
2025-11-03 19:10:59
新加坡总统严正警告中国:若欲维护和平,需放弃一项东西

新加坡总统严正警告中国:若欲维护和平,需放弃一项东西

文雅笔墨
2025-11-02 11:43:09
24岁小伙爱上51岁大妈,大妈性欲高还虐待他,结果被小伙砍成5段

24岁小伙爱上51岁大妈,大妈性欲高还虐待他,结果被小伙砍成5段

胖胖侃咖
2024-04-22 08:00:09
纪实:河南“淫医”刘爱雨,1月内侵害9名女患者,过程令人恶心

纪实:河南“淫医”刘爱雨,1月内侵害9名女患者,过程令人恶心

红豆讲堂
2025-01-30 07:20:02
中国新战舰来了?舰长65米,搭载48个垂发!美媒:中国海军“半潜式武库舰”亮相!

中国新战舰来了?舰长65米,搭载48个垂发!美媒:中国海军“半潜式武库舰”亮相!

军武速递
2025-11-03 19:15:06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原主任李刚,将公权力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原主任李刚,将公权力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

政知新媒体
2025-11-04 12:04:55
斯诺克赛程:决出16强,丁俊晖冲3连胜,3场中国德比,12大冠军PK

斯诺克赛程:决出16强,丁俊晖冲3连胜,3场中国德比,12大冠军PK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4 07:32:40
2025-11-04 19:27:00
每日一见 incentive-icons
每日一见
体会情感,感悟心语,享受生活。
7000文章数 6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手机
房产
数码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L1寒·春︱情绪管理、接纳自我、理解他人...6-7岁孩子需要学的这里都有

手机要闻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6系列手机将涨价,DRAM供应链短缺成主因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数码要闻

600多元起,这些热门AMD主板千万别错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