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华为、vivo、OPPO制定的快充新标准L.1004,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第五研究组(ITU-T SG5)的审议,并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是ITU首次制定的全球通用快速充电标准,标志着全球快充技术从无序竞争走向规范发展,更是中国在快充领域从技术追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关键跨越。
![]()
快充技术发展现状:标准林立,兼容难题待解
自2014年OPPO推出22.5W VOOC闪充掀起快充革命以来 ,国产手机厂商在快充赛道一路狂飙。华为的SCP实现车载场景100W智能分配,OPPO 150W SUPERVOOC能让6100mAh电池43分钟满电,vivo FlashCharge攻克低温快充难题……短短几年,快充功率从十几瓦飙升至如今的200W以上。
然而,快充行业长期存在标准复杂多变、协议不兼容的问题。市面上的快充协议主要分为“私有快充协议”和“公有快充协议”。公共协议有高通的QC协议、联发科的PE协议、美国USB-IF协会的USB-PD协议,以及中国电信终端产业协会的UFCS融合快速充电规范等 。但各终端厂商为了差异化竞争,又推进了私有快充协议,像华为的FCP和SCP、小米的Mi Turbo Charge、OPPO的VOOC闪充、vivo的Flash Charge、三星的AFC等。
这些私有协议基于自家产品研发,采用独特调压充电技术,只能在既定充电头、充电线和手机/平板组合下达到设计性能。比如,私有协议支持120W,在其他手机上就只能以较低版本的公有充电协议充电,速度远不及原厂组合 。这就导致消费者手中往往有一堆充电器,却找不到一个真正“通用”的,使用不兼容的充电器或数据线,不仅充电速度慢,还可能出现电量减少、过热等情况。
中国方案破局:UFCS融合快充协议的进阶之路
![]()
此次被列为全球唯一推荐案例的快充方案,正是UFCS融合快充协议的升级版。2021年12月,在广东省终端快充行业协会的带领下,公有快充协议UFCS诞生,目标是打破壁垒,实现快充协议的互认互充 。截至目前,主流智能手机品牌均已支持UFCS协议,其支持最高40W充电功率,未来UFCS 2.0还有望提升到60W,比主流通用的PD协议功率更高。
今年5月,华为、OPPO、vivo、荣耀签署专利互授权协议,打破私有技术壁垒,为标准落地扫清障碍。基于此,UFCS 2.0统一协议融合了华为SCP、OPPO VOOC、vivo FlashCharge等私有协议,采用“协议层自主+物理层兼容”架构,实现40W跨品牌快充,引入智能反向充电功能,将动态功率调节列为必选特性,大幅提升跨品牌快充的兼容性和用户体验 。从2021年UFCS协议推出到现在,支持的产品从14款涨到189款,涵盖手机、平板和移动电源。
全球首个通用标准的深远影响
对消费者:便捷与环保双丰收
全球通用快充标准的落地,消费者无疑是最大受益者。未来出差旅行,或许只需带一个充电器,就能为不同品牌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等设备快速充电,彻底告别“充电器全家桶”。同时,充电器和线缆通用性增强,将减少闲置和浪费,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据估算,协议不统一导致中国闲置充电器超1亿个 ,统一标准后,家庭充电器数量有望减少60%,真正实现“一充全家通”。
对产业:重塑竞争格局,激发协同创新
对产业而言,统一标准降低了第三方配件厂商研发成本,此前需为不同品牌定制方案,如今可依据统一标准生产,成本预计降低30%以上 。在产业链上游,氮化镓芯片依托标准迭代,充电器体积缩小50%;下游配件价格下降,惠及广大消费者。中国信通院搭建开放平台,带动产业链200余家企业协同创新,大幅提升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 。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直接采用中国标准,降低当地基建成本,“中国方案”在国际市场价值凸显。
![]()
对全球快充技术发展:引领规范发展,提升中国话语权
作为全球三大标准化组织之一,ITU此前快充标准多由欧美主导 。此次L.1004标准将中国经验升级为全球规则,是中国企业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建”的里程碑。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OPPO等企业,走出“技术创新 - 行业共识 - 国际认可”之路,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充电领域的技术话语权,推动产业向高效绿色协同方向升级。
普及之路挑战犹存:功率差距、品牌覆盖与技术平衡
![]()
尽管全球首个通用快充标准意义重大,但想要全面普及仍面临挑战。一是功率差距,目前UFCS 2.0实现的40W互通功率与主流私有协议的150W甚至更高功率相比,差距明显,难以满足重度手机用户对快速充电的需求 。二是品牌覆盖问题,目前仅华为、OPPO、vivo、荣耀签署互授权协议,苹果、三星等国际大厂尚未加入,影响标准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和通用性 。三是技术平衡难题,如何在保证兼容性的基础上,保留各厂商的创新动力,避免统一标准限制技术进步,也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
行业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如“基础功能通用,高端功能专属”模式逐渐成型,40W快充作为行业标配满足日常,100W以上高功率作为私有技术保留,给厂商留下创新空间。
全球首个通用快充标准的诞生是快充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方案主导下的统一标准虽面临挑战,但已为“一充通天下”的美好愿景奠定基础。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