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阅读的是《MindCode321》周报。
周报每周四(或五)发布,包括:3个我的想法、2个来自别处的启发、1个灵魂拷问。主题涵盖AI、脑科学、心理、创业。一般是这样,偶尔,某期周报里是别的东西。
周报力求简短,保证你在5分钟内读完。
以下是本期内容,我说的都是错的:
三个想法 想法1:创业竞争力 = 深刻的非共识认知 x 高质量服务
解释下,这里的高质量服务必须是“由非共识所定义的高质量服务”,因为作为创业者,你绝对不可能提供现有社会共识下的高质量服务,那是大公司才有能力做的事。
另外,非共识也不会永远是非共识,你要把它逐渐地推向中心,变成新的共识,如果做不到,那你的非共识就是垃圾。而让社会接受非共识的方式之一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高质量服务是非共识的载体。
想法2:AI怎么体现主动性?——预期违背。
AI产品如何打造惊艳感?我认为其中一个魔法是AI要有主动性。 那又怎么体现主动性呢?我觉得有一条: 预期违背。 说来很有趣,上一个时代的产品要满足用户预期乃至超越预期,而AI时代的产品则要反过来,要违背用户预期,当然不是每次,但至少得偶尔来那么一次。
实际上,预期违背本身就是高级智能的体现,我甚至认为,评价AI是不是达到了AGI有一个简单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说出爆梗炸场的脱口秀。
预期违背是脱口秀、笑话、幽默感的最重要源泉。另外逻辑上,预期违背显然也算一种超越预期。
想法3:记住,大语言模型只会生成语言。
我发现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大语言模型真的只是一个语言模型,它只能接收语言和生成语言。
正是这个接收和生成语言的过程,体现了它的智能,包括分析、决策的能力。
但这也是它唯一能做的,它自己并没有能力去运行程序,也不会做加减乘除。
很多人会无意识地将大语言模型看作某种“软件”,包括某些业内人士,这很不对,但很常见,背后是源自上一个时代的思维惯性。
摒弃这个习惯性思维误区,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乃至构建AI产品。
两个收获 收获1:
孩子最顶级的见世面是生产端而非消费端 。 by 林一和她的普娃
——这句话我查了很久,最后确认应该是这位叫“林一和她的普娃”写的,写得很好。费曼有句话,“不能创造,就不能理解”。而林一这句话,是费曼这句话的育儿版。
收获2:
新想法产生五分钟后,就会从你的头脑中消失。利用这五分钟的时间,及时行动。 by 凯文·凯利
——请不要误会,这句话的作用不是鼓励你去当卷王,凯文凯利在硅谷就是出了命的反卷王。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价值在于,它是真的,因为它符合脑科学。你的任何新想法如果不能马上行动,5分钟内几乎必定消失,回归到思维的深海中。所以这里的“最小及时行动”是你应该立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
这很重要,我认为它至少可以让你的智商提高20个点。后续有机会我们就这个话题展开来讲。
一个灵魂拷问
年底了,你年初的目标达成了百分之几?点击右下角气泡按钮,写下你的回答,让我们看看你有多卷/躺平。
PS. 最后,照例补一句:我说的都是错的。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和洞察,但注意,所有在评论区留言“标题党”的人会被永久拉黑,MindCode致力于保持小众,如果一个标题让你惊诧,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真诚地认为世界从某个角度看,跟你想象的不一样。而这是MindCode始终致力于带给你的价值。
文兄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CEO心智与战略教练,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还可参加“读完周报再来聊聊”的闭门交流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