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条视频,说一个孤寡老人去世后,欠了银行66万贷款,没有遗嘱,没有继承人,银行直接起诉了民政局,法院居然判民政局还款。表面上是银行依法办事、政府负责兜底,但真相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这根本不是什么慈善的故事,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甩锅大戏。
银行放贷的时候,明明知道对方是孤寡老人,风险高得吓人,那为啥还要批66万?是不是银行早就算好了,老人死了,钱收不回来,但是起诉民政局,政府就得擦屁股,银行永远稳赚不赔——贷出去赚利息,收不回来,有政府顶雷。这操作把风险全部甩给了社会,把自己装成了白莲花。
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征信差一点就秒拒,可是银行对高风险的客户放水,无非是吃定了最后有国家兜底,穷人背债,富人避险。法院判民政局还款,更是暴露了其中的精髓。民政局凭什么还?因为没有继承人,就得政府买单?
这判例一开,以后所有孤寡老人的债,全部得砸在政府的头上,银行会更加肆无忌惮。背后的逻辑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比老百姓的死活重要。银行坏账多了,系统可能崩溃,所以牺牲民政局当替罪羊。
可能普通人逾期3天,催收电话就打爆通讯录;银行却能通过债务重组规避风险,双标到了极致。
说到贷款的信息差,大得吓人。银行嘴上说服务大众,实际上门槛高上天了:征信稍微花一点,秒拒;查询次数多,直接黑户。但是真相是,规则是人定的,中介能帮你优化,比如结清小贷,养半年征信,又能申请低息大额贷。
可是银行不告诉你,因为他们只想要优质客户。普通老百姓被36%利率的网贷吸血,却不知道建行、工行有更低息的产品,为什么?因为银行嫌贫爱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