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内蒙古有个大动作,引黄河水进沙漠,最终呈现罕见且独特的景象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有这样一片沙漠,曾经是我国排名第七的沙漠。当地民谣说,吃一碗清汤挂面到碗底都是沙子,嚼在嘴里,沙子直硌牙。时至今日,原先的沙漠早就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且,这里的荒漠化治理还成为世界上治理沙漠的典型样本,这片已经治理好的沙漠就是我国的库布其沙漠。

上个月,第10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全世界有沙漠的国家几乎都来参会,都来我国取经,而“库布其模式”也早已走向世界。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曾经的库布其沙漠是如何一点一点变绿的。



30年治沙,治理率达40%

黄河为什么是黄颜色的?库布其沙漠此前多年来,绝对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有效治理之前,这一地区每年流入黄河里的泥沙量超过了2700万吨,规模之恐怖难以想象。

在沙漠的深处,有一个村子叫官井村,虽然村子的名称里带着一个“井”字,可是这里在以前只有风沙而没有水。村民们回忆说。以前每到风沙最大的季节,村子里连院墙都砌不起来,因为砌起院墙的话,吹来的沙子就会堆积在院子里,不但会把院墙埋掉,甚至还会把房子也给埋掉。



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村子里根本没有水浇地,全部都是旱地,平均每户的土地规模只有两三亩,在没有充足地下水的情况下,村民们只能种植土豆、高粱等耐旱的农作物,勉强维持生计。

即便如此,一旦遇到大的风沙,种下的庄稼也会被沙子埋掉,甚至被风刮走。由于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村民们只能搬离村子。



直到国家开始系统治理以后,因为植被的增多,每年的风沙才变小了,地下水也渐渐涌了上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官井村的村民又回来了。

截止到目前,整个官井村已有192户400多人。风沙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村民们可以大规模种植玉米,一家的收益就能超过10万元。除了粮食种植外,当地村民还可以出售树苗以及治沙的草方格材料,每户年均也能够增收至少1万元。



官井村的情况只是库布其沙漠经过近30年治理的一个缩影。截止到目前,沙漠的治理率已经达到40%,直接减少了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以前每年的规模超过了2700万吨,如今的规模下降到400多万吨。

环境在一步一步改善,而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既可以发展光伏发电事业,同时也能够治理沙漠。



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项目

光伏治沙项目,目前已经在西北各地普及起来,而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就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腹地。这一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全年平均有效的光照小时数接近3200小时,这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不单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能够修复治理的沙漠面积也多达10万亩。光是这一片地区的治理,每年就可以减少向黄河输入泥沙200万吨。



治理沙漠的同时还在发电,每年可以向蒙西电网供应电力至少40亿千瓦时,这相当于480万人一年的用电量。

光伏发电治沙的本质,就是上面的太阳能板接受太阳光照持续发电,而在太阳能板下面,就成为了改善植被生长的优良环境。



沙漠里除了有沙子,主要还是因为有风,而太阳能板则能够有效阻挡风的威力,从而阻止沙尘飞扬,最终让移动的沙丘停下脚步。太阳能板还能够阻挡阳光对地面的直接暴晒,降低土地的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渐渐就能够改善植被生长环境。

由此就形成了十分奇特的一面,最上面利用太阳光发电,而下面则可以进行种植。先是种植一些固沙防风的植物,待到沙土经过进一步治理之后,还可以种植农作物,在有些地区还会进行养殖,动物的粪便,也能够有效改善沙土。



目前的鄂尔多斯市,光伏治沙形成的规模超过了1000万千瓦,这里的沙漠面积达到了80万亩,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可以实现的治理面积超200万亩。

太阳能板的下面如今已经种植着多种治沙作物,既能够发电,也能够治沙,完全形成了立体化发展模式。这也直接带领当地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通过产业化合作机制,大量的农牧民都经过了培训,然后参与到了发电项目的运营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能够形成长效机制,不是简单的进行沙漠的治理,而是形成了农牧民参与企业投资的产业化治理体系。从整体上来看,未来的治理还要进一步向纵深推动,继续增加绿地的面积,进一步减少流入黄河里的泥沙量。

南围北堵,中间切割

沙漠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按照现有的治理规划,生态环境已经改善的地区,当地将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而对于那些生态环境相对恶化的区域,则被划定为禁止开发区。



对于这样的地区,将会对本地的农牧民整体迁移,然后在当地实行退耕、禁牧等休养生息政策。从整体治理的角度来看,如今整个库布其沙漠确立了南围北堵,中间切割的治理方式。

具体来看,在沙漠的南部地区,下一步要尽可能多的扩大植被面积,建立起有效的生态屏障,从而彻底阻止沙漠继续蔓延。在北部地区则会大规模建设防风防沙林,形成庞大的隔离带,从而阻止风沙侵入黄河。



至于沙漠的中间地带,则会根据不同的区域实行分片治理。比如有的地区有光伏项目,有的地区则在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通过这种切割治理的方式,沙漠的面积还会一步一步缩小。

截止到2023年,18000多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有6000多平方公里都变成了绿色,整个地区的植物种类已经由原来的100多种增长到了530多种,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接下来的治理成效才会更明显。



具体到治理层面,企业接下来的产业化投资规模会进一步巩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更会一步一步确立下来。

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单纯的治理,如果规模不大的话,很容易被沙漠反噬,不能够形成体系,就不能够遏制沙漠的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参与正是生态经济体系建立的关键。



其中的道理并不难理解,企业可以带来投资,可以带来以治理为主的生态产业,然后打造像沙漠旅游这样的产品,既能够治沙,也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进而通过治沙的过程创造出生态财富。

农牧民是主要的参与者

当地的农牧民是治沙的主力军,比如第一代治沙人陈宝荣一家,三代人都在治理沙漠,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建成了一道宽1km、长达60km的防风防沙林。



另一个治沙人王明海,曾经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副总裁,他自费承包了一片沙漠,经过多年的治理,最终播下了21万亩绿洲。还有一位全国劳动模范乌日更达赖,累计在沙漠中恢复植被10万亩。张喜旺率领的治沙队伍,10年时间在沙漠中植树2.5万亩,荣获了绿色卫士的称号。

类似的治沙人在库布其沙漠还有很多,正是他们构成了治理沙漠的生力军。而从现在开始,当地农牧民的参与将会更多。因为随着生态经济体系的完善,治沙和防沙不再是单纯的付出,有了市场化的参与,还能够产生效益。



当地的农民可以通过出租土地或者是沙地入股等方式,为投资的企业提供土地资源,企业在治理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利用当地的农牧民获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而形成的治理体系,既有光伏治沙,也有发展甘草药业产业的模式。除此之外,还有生态旅游产业等等。随着这些生态经济体系的一步一步建立,到目前已经带动超过10万名农牧民脱贫致富,至少提供了100多万人次的就业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库布其模式”能够逐步走向世界的缘故。从2007年开始,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就在鄂尔多斯召开。时至今日,这个国际论坛已经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各方面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等,我国的治理沙漠经验正在快速走向世界。

结语

还在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生态经济示范区。2017年,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更是作为成功实践写入了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止荒漠化的典范。



未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会向残存的沙漠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沙漠的面积还会持续缩小,形成的成功治理经验也会继续在全世界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仅是绿色的奇迹,更是未来沙漠治理的希望。

从国内来看,目前的相关技术已经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其他地方得到了成功的复制,在世界上,相关经验也推广到了沙特和蒙古等国。既要治沙,也要总结经验,还要大力推动当地的生态经济体系发展,这就是新时代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新方式。



如今,坐落在沙漠里的响沙湾5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的规模达到了120万人次,每年的营业收入高达3.4亿元。这也仅仅是沙漠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环节,所以说,只要有发展之心,就一定能够出创造出发展之道。

参考资料:
《库布其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绿色时报 2025年6月23日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向世界传递绿色治沙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年5月22日
《库布其沙漠的世界样本——内蒙古努力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系列报道之三》 澎湃新闻 2023年7月14日
《从“死亡之海”到“绿色奇迹”——库布其治沙模式走向世界》 新华网 2025年九月16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涉嫌煽动足球暴力,诺丁汉森林老板在雅典受审

涉嫌煽动足球暴力,诺丁汉森林老板在雅典受审

懂球帝
2025-11-06 09:06:50
中美达成“大交易”,欧盟不乐意了,要求中方提供同等待遇

中美达成“大交易”,欧盟不乐意了,要求中方提供同等待遇

一口娱乐
2025-11-06 06:22:18
69岁赵本山:每天2包烟,顿顿8两酒,跟生前的杨少华如出一辙

69岁赵本山:每天2包烟,顿顿8两酒,跟生前的杨少华如出一辙

寻途
2025-11-05 13:26:33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港圈大佬开撕王家卫!能有今天全靠1人,丑闻被扒,牵连多位女星

阿纂看事
2025-11-04 16:54:14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部分地区粮库不再收购自营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回应群众关切

部分地区粮库不再收购自营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回应群众关切

金台资讯
2025-11-05 07:47:04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林徽因中年照疯传:哪是女神,是硬骨头!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5 08:46:00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41:22
缅北白所成一审落槌死刑,爱女白应兰下落不明,何时才能收网?

缅北白所成一审落槌死刑,爱女白应兰下落不明,何时才能收网?

丁丁鲤史纪
2025-11-05 15:11:41
私家车年审新规出台!审车时间有变,两项注意要记牢

私家车年审新规出台!审车时间有变,两项注意要记牢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6 05:52:46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李春平死了

李春平死了

霹雳炮
2025-11-05 22:34:23
里夫斯连续第二场缺战!艾顿回应对阵文班亚马:就像和怪物队交手

里夫斯连续第二场缺战!艾顿回应对阵文班亚马:就像和怪物队交手

罗说NBA
2025-11-06 06:20:13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陈志根本不是重点,别再盯着他的下落了

麦大人
2025-11-03 15:37:57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特斯拉撞死突闯国道的野猪,修车费超2万元、车主全责 交警:野猪不属于交通参与者

红星新闻
2025-11-05 16:04:24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南昌满城都是,好多人在捡

别吃,水洗几乎无效!南昌满城都是,好多人在捡

鲁中晨报
2025-11-06 07:11:04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央视对全红婵的称呼变了,两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陈宇汐说对了

老沮系戏精北鼻
2025-11-06 04:16:33
西方智库:只抢一个安世远远不够,美西方在中国面前应该更大胆些

西方智库:只抢一个安世远远不够,美西方在中国面前应该更大胆些

历史求知所
2025-11-05 08:00:11
2026年开始,走十年大运的三个星座,财旺人旺,人生迎来惊人转折

2026年开始,走十年大运的三个星座,财旺人旺,人生迎来惊人转折

小晴星座说
2025-11-05 20:06:49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05 22:02:55
2025-11-06 09:23:00
小郑说史
小郑说史
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
188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家居
游戏
数码

手机要闻

荣耀两款神秘新机被曝光:双2亿方案来袭,明年见!

旅游要闻

黑龙江将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破万亿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晨报|《胡闹厨房》改编真人秀 暴雪嘉年华即将开票

数码要闻

消息称华为 WATCH Ultimate 2 手表明日露出,预估 6000~7000 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