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刷到新农合的消息,心里挺意外的 ——3 年时间居然少了 4000 万参保的人,光 2024 年就有 2500 万人断交。一开始我还纳闷,这么好的医疗保障,怎么大家都不愿交了?直到这几天回了趟老家,跟远方亲戚聊了聊,才解开这个疑惑,没想到亲戚们居然都断交了,大爷叹着气说:“一年到头也用不上,交它干啥?我一年连 5000 块都赚不到,这钱交出去不纯属浪费嘛!” 仔细琢磨琢磨这话,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先说新农合的费用吧,这二十多年涨得太快,农民实在扛不住了。你可能没印象,2003 年新农合刚出来的时候,每个人一年才交 10 块钱,那时候农民一听都高兴,说 “国家要帮咱看病了”,全都特别支持,觉得这是 “救命的保障”。可农民种了几十年地,天天起早贪黑养家糊口,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全靠天吃饭,遇上旱涝年景,收成就全泡汤了。这几十年下来,农民的收入没怎么涨,新农合的费用却涨了快 40 倍,到 2024 年,一个人一年就要交 400 块,要是一家四口人,就得交 1600 块,这在农村可不是小数目。我家亲戚跟我说:“我不是不想交,可这钱得先顾着买口粮、交电费、买化肥,家里老人要吃药,孩子要上学,实在挤不出钱来啊!” 这份保障,跟农民的实际收入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
除了费用太高,更让农民寒心的是,就算交了钱,看病时也未必能报多少,该花的钱照样不少。我同事去年跟我说,她爸在县城做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花了一万二,结果新农合才报了不到四千。她当时就问医生 “为啥只报这么点”,医生说 “进口药都不在报销范围里”。最后还是同事自己悄悄补了钱,骗她爸说 “都报销了,没花多少”。而且现在好多报销都要事后在网上申请,对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农村老人来说,想报个销比登天还难。还有人得了病住了院,结果因为手续没弄对、资料不全,最后一分钱没报成,白白交了好几年的钱,换谁不委屈?
更让农民犯难的是 “看病难、看病贵”,这点真的太戳心了 —— 咱们普通人怕的不是生病,是病了看不起。农村的医疗资源太少了,村里的小诊所顶多开点感冒药,真要是得了大病,还得往镇上、县里跑,要是遇上严重的,还得去市里、省城的大医院,一次住院就要花几万块,靠种地过日子的农民,哪能负担得起?前几天刷到个视频,看得我心里发紧:一个 1 岁的宝宝,喝完奶粉半小时就全身发紫,还大喘气,爷爷奶奶先把孩子送镇医院,可镇医院条件太差,连插管都做不了,只能让赶紧往市里送。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市里医院,刚进抢救室,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耽搁太久了,孩子已经没意识了,能不能救回来不好说。” 要是想进一步治,就得进 ICU,医生还特意提醒 “费用很高”,让家属考虑清楚。那一刻,家属全都不说话了,一个个低着头,那股无奈劲儿,看着真让人难受。老百姓不是天生怕生病,是怕 “病来如山倒,家破似水流” 啊!你说咱们交了钱,最后发现大病基本报不了多少、小病自己买药也不报,这谁能不寒心?报多报少其实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老百姓需要的时候,这份保障能不能真的帮上一把。
最后想跟大家说句心里话:虽说新农合有不少问题,但我还是想劝一句,能交的话尽量交。因为哪怕报销有限,也总比一点保障都没有强。现在住院随便一次就得上万,就算只能减免几千块,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那也是根救命的绳子。乍一看新农合确实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不能说它一无是处。有时候咱们交居民医保,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里人 —— 尤其是靠种地过活的农村家庭,老人年纪大了,难免会有各种病痛找上门,这时候要是没医保,全靠自己掏钱,子女在外打工一个月就赚那么点钱,说难听点,可能还不够老人一次住院的费用。现在一年交 400 块,真要是生病了能报几千,也能帮子女减轻点负担。人活着不怕吃苦,就怕病不起,哪怕只报几千块,关键时候那也是咱的救命钱。
当然,我也懂大家的难处,不愿意交不代表故意抵触,是真的有苦衷。农民日子苦,掏钱的时候更难,既然国家有这项政策,就希望它能越来越好,越来越贴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 报销范围能不能再宽一点?报销的手续能不能再简单点?让村里的老人、普通人用起来能顺一点?起码别让大家交了钱,最后却因为各种问题报不了,只能自认倒霉。毕竟这世上,只有病痛不会提前打招呼,而医保,至少还愿意在难的时候拉咱们一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