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11月2日,对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黄哲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西安血站,他完成了人生中第280次无偿献血。面对周围人的赞许,他谦逊地说:“比起临床病患的用血需求,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
![]()
11月2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黄哲完成第280次无偿献血。受访者供图
黄哲是一名儿童保健科医生,不直接参与手术。但每天在医院里,总能听到儿科同事说哪个孩子要做大手术,哪个白血病患儿急需血小板。“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每一袋血液都可能是希望。肿瘤、白血病患者,还有各类大病手术,都离不开血或血小板。我是医生,救人是本分,没什么可犹豫的。”
黄哲清晰记得,1997年5月8日是第30个“世界红十字日”,他献出了人生中第一份全血,“这个日子有特殊意义,血液是全世界都无法人工合成的救命物资,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
而这件“小事”,他一做就是28年。从最初捐献全血,到2009年听说血小板临床需求更迫切便毅然转换捐献类型,他的献血之路始终跟着病患需求走。家人的支持也从最初的关切变成了如今的骄傲。黄哲先后收获8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次终身荣誉奖等殊荣。对此,他回应:“这是很平常的荣誉,比起需要用血的病患,我做的这点事不算什么。”
“我自己献血100次、200次,真不如带动100个人、200个人献血一次。”这是黄哲常挂在嘴边的话。黄哲觉得,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缓解临床用血紧张,必须让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为此,黄哲主动当起了无偿献血宣传员。每次献完血,他都会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视频号分享自己的经历,配上采血时的照片或短视频。有网友问他“献血会不会伤身体”“怕扎针怎么办”,他都会一条条耐心回复。“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定期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全血每次捐献200~4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5%~10%,机体可代偿恢复。”他的一条分享视频最高浏览量达数万次,不少人在他的带动下,迈出了献血的第一步。
“有人说我坚持28年很不容易,但我觉得,能带动更多人参与才是真本事。”黄哲欣慰地看到,随着《西安市献血条例》落地,“三免”待遇和扩大后的亲属用血范围,让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好。“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挽起袖子,让生命的希望在血脉中延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