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喜 讯
2025年10月29日上午,全国老龄委、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在京召开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会议表彰了1290个全国“敬老文明号”和1990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肥西县法律援助中心、明光市法律援助中心、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被表彰为全国“敬老文明号”。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作为安徽省获奖单位代表在会场领取奖牌。
肥西县法律援助中心
![]()
法援惠老暖民心 守护最美“夕阳红”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该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打造老年人权益保障“暖心工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老年人法律服务体系,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位老人。
三级网络全覆盖,法律服务“零距离”。“不出村就能解决法律难题,太方便了!”家住山南镇的张大爷通过村法律顾问顺利解决了赡养纠纷。肥西县构建“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在14个乡镇(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村居法律顾问,实现法律援助“家门口”办理。同时,在法院、检察院、劳动仲裁委等场所设立8个法律援助值班点,由专业律师“坐诊”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办理涉老案件300余件,提供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真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普法宣传接地气,法治意识入人心。在上派镇法治公园,志愿者们用方言讲解防诈骗案例;在老年大学,退休司法干警开设“银龄普法课堂”;集市上,一张张《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卡》发放到老人手中……肥西县创新“拉家常式”普法,2022年以来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和普法宣传品5000余份,将法律知识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一位参加讲座的老人点赞:“学了遗嘱公证知识,心里踏实多了!”
“四心”服务暖夕阳,维权更有温度。针对老年人特殊需求,肥西县法律援助中心推出“四心办”服务:热心办:70岁以上老人享受“优先受理、指派、办理”绿色通道;暖心办: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变“坐等申请”为“主动上门”;用心办:联合公安、妇联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开展复杂纠纷联合调处;尽心办:通过案件评查、回访等全程监督,案件优秀率大幅增长,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法治温暖”是肥西法援人的初心。这份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既是肯定,更是责任。未来,肥西县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明光市法律援助中心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近日,明光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的一起涉多名老年人的欠薪案件终于尘埃落定,经法院调解,由涉案物业公司一次性支付8名老人工资共计5万余元。近年来,明光市法律援助中心多措并举推进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着力解决困扰老年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赡养费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问题,全力化解“银发之忧”。2025年以来,共受理涉老年人案件47件,接待老年人法律咨询480余人次,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依托设立的工作站,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普法志愿者利用春节、“九九”重阳节等特殊节日,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老年人家中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在明光市普法微信公众号上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等内容的宣传,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2025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4场次,发放相关宣传材料1万余份,发布涉老年人法律宣传信息8篇。
二是延伸援助触角。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将公共法律服务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等延伸,在老年大学、养老院等老年人活动集中点设立法援服务点,就近为老年人开展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文书代拟和接收转交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
三是优化服务举措。降低老年人法律援助门槛,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开辟 “绿色通道”,对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受援人实行电话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共为15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
省法律援助中心
![]()
积极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方法
作为公共服务窗口单位,中心党支部带领全体人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始终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积极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方法,拓展对老年人的服务范围和内容,在安徽省老年人权益保障领域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倡导的终身法治素养学习理念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2023年7月26日,《安徽日报》以“安徽推出法律援助敬老爱老套餐”为题报道中心敬老文明号工作,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工网、法治网等6家中央媒体转载,安徽省政府网站、省政府微信公众号、司法部网站也转载刊登。省内主流媒体全部报道,省卫生健康委等20多家党政机关网站转载。2024年6月8日,《人民法院报》推出对安徽法律援助敬老爱老套餐的评论,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网页头条转载。
每年免费“送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数百人次。“十四五”以来,共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174件,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50万元。在约见受援人等环节,法援律师上门服务,避免老年人奔波。注册成立“安徽省直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公开招募志愿律师209名。到养老机构、居民小区、干休所等开展公益活动39场次,每场活动都有多位老年人咨询。形成“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适老普法模式。加上分散和不记名服务,每年无偿奉献老年群体专业法律服务价值300多万元,引领全省法律服务行业掀起“公益助老、法治护老”新风尚。
每年免费“迎进来”解答老年人法律咨询数千人次。在省12348热线话务大厅设立敬老护老专席,安排耐心细致热情的值班律师接听电话,为老年人提供7x24小时、全年无休的法律咨询服务。遇有老年人来电,客服转至该座席。制定接听老年人电话服务规范,通话时调高音量,放慢语速。“十四五”以来累计解答涉及老年人咨询18515人次。中心窗口着力打造为老服务实体“样板店”,提供无障碍设施设备。“十四五”以来接待老年人1056人次。
每年广泛在传播老年友好型礼法共治文化故事数万人次。《安徽法援》微信服务号开设“敬老文明号”专栏,实时发布新型、典型涉老法律问题解答,图文并茂宣传法治护老事迹、推广案例,前瞻性化解和源头预防涉老纠纷,建设德法并重礼法共进的老龄社会法治环境。十四五”以来,发布推文208组、852篇,累计总浏览量37.8万人次。关注用户从2800人增长到11839人,每月新增200人以上,其中来源于网络探索渠道占比86.7%。开发微信菜单广而告之“正规”渠道助老反诈骗,“十四五”以来,累计智能回答和引导公共法律服务49981人次。此外,设计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彩页和手机海报公益广告,出台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指引,倡议每个养老机构、村、社区都应有法律援助公益广告。探索推动志愿律师担任意定监护人。
来源: 民政部网站 中安在线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t7000@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