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可充电电池面临电解质安全隐患与固态离子传输迟缓的瓶颈,MOFs 作为新型(准)固态电解质极具潜力,但离子传导机制尚未明确。
![]()
本研究聚焦阳离子可交换阴离子 MOF,探究 Li⁺、Na⁺等多种离子的传输特性。结果显示,离子电导率与水合半径负相关(K⁺达 1.7×10⁻³ S/cm),提出了MOF中离子传导的双过程模型:A)离子与框架跳跃位点的相互作用(固体行为);B)孔道内溶剂辅助的类液体扩散。本文首次在MOF中引入“空位工程”,通过控制空位浓度有效降低了离子迁移的活化能,为设计高性能MOF电解质提供了新思路。
图文详情
![]()
图1.阴离子[Cu3(μ3-OH)(吡唑-4-羧酸酯)3]−的结构。黄色球体代表溶剂填充的空腔。
![]()
图2.合成后原样的1-NH4以及交换的1-Li、1 Na、1-K、2-Mg、2-Zn和1-Sr的PXRD。
![]()
图3.(a)1-Li、1-Na和1-K中阳离子的离子电导率和(b)迁移率,与水中相应离子的水合半径的关系图。
![]()
图4.(a)具有不对称η1配位的SBU的单晶结构。该模式被细化为1-K的唯一组分和2-Mg的主要组分,占据率为0.723(5)。(b)发现2-Mg的第二个次要结构组分具有对称的η2配位。
![]()
图5. a−b)六水合镁络合物位于2-Mg中六个有机配体的中心。紧邻镁络合物的六个有机配体以黄色标记。(c)Mg2+离子是位于孔中的水分子的扩展氢键网络的一部分。
![]()
图6.(a)1-Li、1-Na、1-K、1-Sr、2-Mg、2-Zn、1-Li-v和1-K-v的活化能与水中各离子的水合半径的关系。(b)1-Li和1-Li-v的离子电导率比较,以及1-K和1-K-v。(c)溶剂化多孔框架中离子迁移的示意图,其为两个过程的组合:A:与跳跃位点的相互作用;B:通过孔的溶剂辅助运输。
文献详情
Title:Coexistence of Liquid- and Solid-like Ion Transport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uthors:Alice Y. Su, Stefano Canossa, Julius J. Oppenheim, Zhentao Yang, and Mircea Dinca
To be cites as:J. Am. Chem. Soc.2025.just published
DOI:10.1021/jacs.5c12979
(来源:超分子科学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