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获悉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圣野(周大康)
于2025年11月1日上午9点41分
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逝世
享年104岁
![]()
代表作入选小学教材
享有“中国儿童诗泰斗”美誉
周大康,原名周大鹿,笔名圣野,1922年出生于浙江东阳,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编审、《小朋友》杂志主编等。
近80年创作生涯里,他以活泼童趣的赤子之心为几代读者写下大量诗歌、童话、寓言等作品,出版了60余部作品集。代表作《欢迎小雨点》《春娃娃》等多次获奖并入选小学教材,在一代代小读者中广为传诵,是许多人的集体回忆。
![]()
2009年,圣野荣获第23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杰出贡献奖”。2021年荣获第33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特殊贡献奖”,享有“中国儿童诗泰斗”美誉。
除了诗歌、童话、寓言等作品,圣野也撰写了不少理论、评论文章,出版《诗的散步》《诗的美学自由谈》等理论集。“你问我是什么力量促使我永不停步,那就是我这一颗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之心。”
![]()
百年前的浙江东阳李宅镇,是一个有500户人家的江南大镇。神坛街有一户周姓农家,1922年,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排行第六。东阳话里,“六”与“鹿”同音,家里人叫他“大鹿”“鹿鹿”。
在大鹿的记忆里,小时候,自己家的门口,常年挂着一张“诗礼传家”的斗方。对六兄弟,父母有个要求:每个孩子至少读到小学毕业。
大哥读过《聊斋》,一有空就给大鹿讲蒲松龄笔下的奇闻逸事。五哥槐庭和大鹿相差三岁,对他影响最大。除了结伴上学,他俩还会参加一些简单劳作,采棉花、摘丝瓜,干完农活,就在田间嬉戏,时常带些会蹦会跳会唱歌的小动物回家。童年的大鹿没有写过诗,但与阅读、大自然做朋友的时光,就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
![]()
东阳李宅明清古建筑群——圣野家乡
读了几年私塾之后,周家父母把槐庭、大鹿两兄弟送进了李宅小学。在李宅小学,大鹿学唱的第一首诗,就是登在《小朋友》创刊号上,由陆费逵作词的《小朋友》。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爱看《小朋友》杂志的周大鹿小朋友,后来成了一位叫圣野的诗人,成了《小朋友》的主编。
当年的李宅小学,离李宅宗祠很近。宗祠西侧有段高踏步台阶,上头的青色板石条,被村民们磨得锃亮。圣野把它叫作“百步阶梯”,多年后为它写了一首诗:
村里最好玩的地方
要数那一条百步阶梯
爬上梯顶
可看到村子的全景
走下阶梯
能听到祠堂的大戏
我喜欢来到阶梯
上上下下
做着一个
最最快活的游戏
2017年,96岁的圣野还曾回到故乡、母校,和孩子们一起写童诗、朗诵童诗,分享童诗带来的快乐。
没有童心,就没有儿童诗
圣野开始写诗,是在中学时代。
当时,金华中学为了躲避敌机空袭,搬迁到了乡下。1941年秋天,圣野在金华蒲塘念高一,到书局买了一本《诗创作》,读到了艾青的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与高中同学发起组织“蒲风诗社”,编印《蒲风》油印诗刊,有一回,诗兴大发,一晚上连着写了19首诗。不久,他写了一首回忆童年的诗,寄到报社。
1942年3月23日,《前线日报》“学生之友”版发表了这首《怅惘》:
白天
我自记忆的栅栏里牵出白羊
抚摩他,爱他,惜他
然而,事实摈弃了他
怅惘撒下了网
梦里
白羊自来凑近我了
亲我,爱我,吻我
忽然,白羊被隔开了
我诅咒那一道“真”的墙
我又成了怅惘的俘虏
![]()
高中三年级时,圣野的同学鲁兵从浙南流浪回来,拿着一份自编自印的《岑风别刊》作为见面礼。他们一起畅谈文学理想,一起朗读珍藏在案头的手抄本:艾青的《透明的夜》《大堰河,我的保姆》和田间的《给战斗者》等。两人很快有了共同语言,自写自刻自印,办起了油印的文艺刊物《岑风》。
1945年,圣野考入了浙江大学师范学院英语系。大学时代,他和鲁兵一起在《中国儿童时报》担任儿童版的义务编辑,他与孩子们的联系变得密切起来。圣野自己也渐渐摸到了写童诗的门路,所创作的儿童短诗《他睡》和一组散文诗《感情的花朵》等发表在上海《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上。
此后,《浙江日报》副刊“江风”、《当代日报》的“学生园地”、《天行报》副刊“原野”等一批报纸副刊也常常刊用他的诗稿。
1947年圣野的第一本儿童诗集《啄木鸟》问世,以“旗社诗丛”的名义出版发行。诗集收录了他的57首短诗,已初步显示出圣野儿童诗的特色,其中还有一些讽刺诗,亦以儿童口吻写出。这些诗,是圣野儿童诗写作的最初成果。同一年,他还编选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儿童诗选《小母亲》。
![]()
1948年,圣野先后出版了他的第二第三本诗集:《小灯笼》和《列车》。《小灯笼》的儿童诗味更浓,收入的36首作品,都以“小妹妹”为小主人公,用诗的语言展示了更多的童心、童趣、童情,得到颇多赞誉,著名九叶诗人唐湜亦在《中国儿童时报》上专门写了诗评。
在诗集《列车》中,他则融入了更多对生活的思考,而又不失儿童诗的意趣,如:“狗咬醒了黄昏/黄昏又咬醒了我”(《黄昏》),“我穿着衣服/像穿着一身荆棘/一身的蛇”(《黑夜》)。
从《啄木鸟》《小灯笼》到《列车》,可清晰地看出圣野在儿童诗的创作上,一步一步留下由浅渐深的印痕。可以说,圣野是我国儿童诗写作的力行者与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后,圣野调到少儿出版社任编辑,后又长期主编《小朋友》杂志,先后创作出版了60多本儿童诗集。
![]()
《小朋友》创刊号封面
圣野喜欢一边走路,一边构思诗。有了诗就要停下来写,走走停停,有长有短,走的路多了,诗也写得多了,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名之为“新长短句”。它介乎诗和散文之间,冲破格律的束缚,意到笔随,长短随意,行云流水,无拘无束。他也常常拿新写好的新长短句,到孩子中间去朗读,这些热情而奔放的诗句,也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理想之火。
1991年,圣野出版了诗歌美学理论探讨集《诗的散步》,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从几十年诗歌创作实践中所提炼出的诗歌美学观,包括诗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诗的个性表现与创新等,且有相当篇幅是探讨儿童诗创作的。
圣野认为,没有童心,就没有儿童诗。从“孩子们”写到“我们”,是诗人自己亲切地完成了向儿童世界的转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是以自由诗、散文诗的形式写成的,这些自由体诗本身也成为了支撑他诗歌美学论述的具体范例。
![]()
圣野在写作
一起重温
那些年曾读过的
圣野先生的经典作品
《欢迎小雨点》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小蘑菇撑着小伞等
来一点
小荷叶站出水面来等
小水塘笑了
一点一个笑涡
小野菊笑了
一点敬一个礼
![]()
《我是春天一只鸟》
一只手
爷爷牵着
一只手
奶奶拉着
我是春天一只鸟
两脚离地
飞得高
《会叫的鞋子》
我的鞋子真好笑
走起路来叽叽叫
小猫把我当老鼠
跟在后面喵喵喵
不少网友表示
自己是读着圣野先生作品长大的
纷纷悼念大师的离去
永远怀念!
![]()
圣野曾说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国”
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诗的滋养
他要用不老的童心
写出美好的童诗
献给可爱的祖国花朵
一路走好!
来源:新闻坊、浙江新闻、文汇报、中新网、儿童诗歌、长江日报、网友评论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