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0月30日凌晨,江西兴国县看守所的猪栏围墙被8道身影翻越,这场震惊全国的集体越狱,没有撬锁工具与攀爬绳索,却在20天后以全擒落幕。卷宗里的细节远比传说更刺目,暴露着比高墙裂缝更致命的漏洞。
越狱策划:从判决文书到分工表
首犯危先坤的越狱念头始于一张判决书。2007年6月30日,他因贩毒罪被关进9号监室,10月8日庭审后预判重刑,便开始密谋脱逃。10月17日,15年有期徒刑的判决落地,他当即拉上同监室的抢劫嫌犯马志强敲定方案——最初想扭开二楼巡逻岗亭天窗钢筋,因力量不足失败,最终确定"绑狱警、抢钥匙"的计划 。
8人很快形成明确分工:危先坤统筹指挥,马志强负责搜抢钥匙,盗窃犯刘和群准备胶带与绳索,19岁的盗窃犯李剑专门扮演"病人"诱骗狱警,其余4人分工控制人员、望风警戒 。他们甚至提前摸清监区布局:隔壁10号监室旁的9号房既是塑料玫瑰花加工间,也是材料储存间,加班时人员流动混乱,正是下手良机 。
![]()
执行现场:胶带与未上锁的铁门
10月29日晚,8人故意拖延塑料花加工任务,成功换来了加班许可。次日凌晨1点30分,54岁的狱警刘唐湖带着外劳犯赖昌文前来收监,李剑立刻捂着肚子倒地哀嚎,将两人诱进监室。
门刚关上,危先坤瞬间锁住赖昌文喉咙将其按倒,刘和群等人用胶带封嘴、绳索捆缚;其余5人一拥而上控制刘唐湖,有人死死按住他的手臂,有人用膝盖顶住胸口 。马志强从刘唐湖腰间搜出钥匙串,由危先坤依次打开监室门、监区第一道铁门——令人咋舌的是,第二道、第三道铁门竟均未上锁 。
逃离路线早已踩点:8人穿过看守所的菜园,踩着泥泞爬上猪栏围墙,翻身跳入墙外的荒地。此时距他们动手仅过去12分钟,刘唐湖挣脱束缚报警时,夜色中已不见踪影 。
![]()
伤者证词:被忽视的致命风险
刘唐湖在医院咳出的血痰里,藏着管理松懈的铁证。这位老狱警事后回忆,案发时监区内仅有他1名正式民警,协助看守的是外劳犯赖昌文,所谓的"双人双岗"制度早已名存实亡 。他被押期间多次呼救,却因监区监控损坏无人响应,直到挣脱后才发现,值班室外的武警因"权责划分不清"未及时介入 。
医生诊断显示,刘唐湖肺部挫伤、气管损伤,"再晚半小时获救就可能窒息"。而他保管的钥匙串上,竟同时挂着监室、仓库、三道铁门的钥匙,违反了"钥匙分存管理"的基本规定 。更荒唐的是,驻所检察官此前3次提交整改建议,指出"外劳犯管理混乱""钥匙保管不规范"等问题,均未得到落实 。
![]()
全城围捕:170个单位的追逃大战
凌晨2点,兴国县公安局局长王存彬赶到现场,当即启动一级响应。公安部迅速发布B级通缉令,武警赣州支队数百官兵带着10多条警犬连夜开进县城,170个单位的50岁以下负责人全部带队参与围捕 。
10月30日上午9点,平江河畔上演惊险一幕:逃犯李剑、杨燕生被追兵逼入河中,数十名武警紧随其后下水追捕,在对岸乱草坪中将两人摁倒,因没带手铐只能用皮带捆缚押走 。当天下午,19岁的万陇在家中向母亲要300元路费时被群众举报,其母因涉嫌包庇被带走调查——这个前一天才因偷电瓶入狱的年轻人,竟成了第三个落网者 。
至10月31日傍晚,危先坤、刘和群等6人全部被捕,仅剩马志强、张燕生在逃。有参与抓捕的武警少校直言:"两天抓6人堪称奇迹,但也暴露了逃犯准备不足——他们甚至没带干粮,只能靠偷玉米充饥" 。
![]()
![]()
终局与余波:从猪栏到法庭
2008年7月,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揭开了最后谜底。法院认定,危先坤作为首要分子,策划并实施暴力越狱,以暴动越狱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财产1万元 。马志强、李剑因起主要作用被判17年,刘和群数罪并罚判14年,从犯杨燕生等人获刑9年6个月至12年不等 。
看守所所长刘某因"管理失职"被免职立案,此前他竟有"擅自放人"的前科。而那道被翻越的猪栏围墙,事后被加高2米并加装铁丝网,但当地群众更记得一句流传甚广的调侃:"不是逃犯太狡猾,是看守太'佛系'" 。
![]()
如今再翻卷宗,最令人深思的不是逃犯的"周密",而是那串未分存的钥匙、损坏的监控、石沉大海的整改建议。正如刘唐湖在法庭作证时说的:"真正的监狱,从来不是高墙铁网,而是落实到底的规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