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紧紧围绕“赛教融合、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扎实推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在科普推广、技能竞赛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聚焦科普服务,构建校地协同新格局
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构建校地协同的科普服务体系。今年初,受濮阳市科协与市无人机应用技术协会邀请,学校选派优秀专任教师承担“濮阳市青少年无人机竞赛辅导员培训班”教学任务。本次培训历时一个月,覆盖全市五区三县的132名中小学科技教师,采用“理论授课+模拟训练+实操考核”的创新模式,系统讲授无人机原理、飞行操控、竞赛指导等专业内容,培训满意度达98.5%。
在全国科普月期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无人机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华龙区3所中小学校和3个社区开展“航空科普万里行”系列活动。活动累计举办无人机原理讲座7场,飞行表演10余次,互动体验参与人数达1500余人次。特别是在台前县实验中学的科普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手操控无人机,直观感受航空科技魅力,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这些活动不仅履行了高校的社会责任,更显著提升了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
![]()
![]()
![]()
![]()
聚焦以赛促学,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专业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本学期,无人机专业师生团队先后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和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两项国家级赛事。在备赛期间,师生团队驻扎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训练,完成了200余次航线规划优化和设备调试,最终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第一名和三等奖。
竞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得益于学院创新的“竞赛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实施“一课一赛”教学改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学以致用。近两年,参赛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达100%,实现了以竞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
![]()
聚焦项目实践,开辟服务社会新路径
学校深度融合地方发展,通过真实项目锤炼师生专业技能。2025年6月,学校与濮阳市民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协会联合举办“赋能未来·智飞无限”系列公益培训,面向社会开设三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50余人次。同时,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濮阳分公司量身定制专题培训,重点围绕高速公路无人机巡检开展系统教学,帮助企业将巡查效率提升3倍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师生团队深度参与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在“龙北地标高精度建模”项目中,团队运用倾斜摄影技术,完成毫米级精度的三维建模;在“清丰绿化面积测量”任务中,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将传统需要2周的测绘工作缩短至2天完成;在“学府世家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中,通过持续3个月的动态监测,为改造方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这些项目不仅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更创造了近10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教学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
![]()
![]()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三个聚焦”建设路径,进一步拓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育人平台与服务面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职教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