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会有一个疑问:突破4000点后市场会如何?让我们先看下历史走势。
不算本次,在A股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共有16次突破4000点,如果按照收盘点数来看,则共有七次,2007年5次,2015年两次。其中,2007年6月仅保持了一天,还有两次不足10天。
 ![]()
如果不考虑牛市中4000点处的反复震荡,则可归纳为两次。
2007年突破4000点后最大涨幅51.8%,耗时160天,而2015年突破4000点后最大涨幅为28.06%,耗时仅63天。在这期间,上涨也不是一蹴而就。如下图所示,真正的启动在突破4000点之后一个月。
 ![]()
很多投资者对于2015年记忆比较深刻,彼时可以说就是各种杠杆资金泛滥造成的水牛市,盛宴过后一地鸡毛。我们重点复盘下2007年那次行情。
2007年的牛市主线是资源与金融地产,“媒飞色舞”的说法也是首次在那轮行情中出现的。有色金属行业涨幅250%,煤炭涨幅220%。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热钱涌入,房地产需求爆发,金融行业业绩高增。券商板块涨幅190%,房地产160%。而高端制造业中涨幅最高的是船舶制造,涨幅高达150%。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也支持牛市逻辑。GDP增速11.4%,连续五年双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0.2%;进出口总额2.17万亿美元,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这背后当然缺不了流动性的支持,当年M2增速16.7%,新增贷款3.63万亿元,热钱流入推升资产价格,不仅股市,70城房价也上涨7.6%,CPI涨幅4.8%。
而2015年那轮牛市,很多投资者可能记忆比较深刻。在“互联网+”和新兴产业的政策风口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社会热血沸腾。互联网金融、TMT成了市场最靓的仔,造就了600%涨幅的东财,让很多人梦断股市的500%涨幅的乐视和上市后29个涨停的暴风科技;另一条主线则是国企改革和重组下的制度红利。中车涨幅500%,中国重工300%,中航飞机250%。
牛市必然离不开流动性的支持。伴随着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央行累计降息5次、降准3次,一年期贷款利率从6%降至4.85%,释放大量流动性。叠加当初监管的缺失,融资融券规模快速扩张(2015年6月峰值达2.27万亿元),场外配资(如伞形信托)野蛮生长,推动市场资金快速加杠杆。相较于资本市场的热火朝天,实际的经济基本面则是另一番景象。2015年全年GDP增长6.9%,为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10%,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1.0%,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外部环境也并不乐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仅2.8%,发达国家增长乏力,而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巴西)则陷入衰退。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1%,出口面临压力(全年下降1.8%)。
总体来说,2007年的牛市具有基本面支撑,而2015年牛市主线本质是 “政策宽松+改革预期+杠杆资金”共振的结果。新兴产业概念炒作与传统蓝筹估值修复交替进行,但均缺乏盈利基本面支撑(如创业板2015年净利润增速仅8.4%),最终因资金退潮而终结。
那么反观当下的A股,我们不可否认当前具有“水牛”的成份,但无论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呈现出结构化的特征。新兴产业不再是过去的炒作,而是实打实的科技突破,出口主力也早从低端的衣服、玩具等切换到电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行业。虽然经济基本面依然低迷,通缩阴影也并未远离,但我们看到财政支出从曾经的“砖头”开始转向“人”,固定资产投入也不再是重复的基建,而是雅江水电站类的千年大计。另外,不同于前两轮监管的不足,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A股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控制节奏。有些观点可能认为如果是这样,A股依然是政策市。对此,我并不否认,但我们同时相信趋势的力量,政策最终只会影响节奏,但无法改变趋势。因此,综上所述,“行稳致远”或是本次上证突破4000点以后的剧本。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作者:投投释道 来源:雪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