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布哪怕多脏多黑,试试用它浸泡5分钟,洗完跟新的一样干净!
厨房的抽油烟机还带着刚炒完菜的余温,儿媳捏着那块抹布站在水槽边,指尖蹭到布料时,黏腻感顺着指缝漫上来 —— 布面早被油污浸成深灰色,边缘的线全散了,硬邦邦的像块小木板。
她抬手要往垃圾桶里扔,手腕突然被一只带着老茧的手按住。
“别扔。”
婆婆接过抹布,凑到厨房灯底下翻来覆去看,指腹蹭过布料表面,“这布还结实,就是脏得透了,得好好洗一遍。”
儿媳松开手,抹布落在婆婆掌心:“妈,我试过好几次了,热水烫、消毒液泡,连刷碗的钢丝球都磨坏一个,还是洗不干净。”
婆婆没接话,转身拉开橱柜最下层的门,拿出个搪瓷盆 —— 盆沿缺了个小角,盆底印的牡丹花早被磨得只剩淡淡的黄印子,是她嫁过来时带的嫁妆。
![]()
一、这块抹布,曾是雪白的
这块抹布是三个月前的事了。
当时超市搞活动,儿媳推着购物车经过日用品区,看见抹布买二送一,顺手拿了一包,拆第一块时,布面雪白,擦完桌子还带着点新布料的软乎劲儿。
现在剩下的这最后一块,早没了当初的样子。
儿媳看着婆婆把抹布摊在盆沿,布面上的油污结成了小块,凑近闻还能闻到点霉味 —— 前几天下雨,没来得及晾,闷在厨房的抽屉里,就成了这样。
她以前总觉得,抹布脏了就换,反正一块也不贵。
直到刚才婆婆拦着她,她才想起,这半年来,垃圾桶里已经扔了五六块抹布了。
二、五分钟,盆里浮起油花
婆婆往盆里倒温水,指尖先探进去试了试温度,又往水里撒了两勺食用碱 —— 碱面落进水里时,细泡顺着盆底往上冒,她手抖了一下,撒出来的一点碱末落在台面上,弯腰用指尖扫进盆里。
接着又倒了点白醋,酸味一飘出来,儿媳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
最后滴了两滴洗洁精,用筷子搅了搅,水面立刻浮起一层细泡沫。
“把布泡进去。”
婆婆把抹布按进水里,指尖在布面上轻轻按了按。
刚按下去没几秒,水面上就飘起细小的油花,一圈圈散开来。
等待的时候,婆婆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看着盆里的抹布说话:“以前哪有这么多抹布换?一块布能用好几年,脏了就洗,破了就用针线补,有时候补丁叠着补丁,照样用。”
她说着,伸手摸了摸盆沿的缺口,“那时候买块布要凭票,哪敢随便扔。”
儿媳靠在门框上,看着墙上的挂钟 —— 分针从 “10” 走到 “11”,刚过五分钟,婆婆就伸手把抹布捞了出来。
“你看。”
婆婆捏着抹布的一角,轻轻一搓,布面上的油污顺着指缝往下掉,清水冲了两遍,刚才还发黑的布面,竟然慢慢透出了原来的白色,摸起来也软乎乎的,跟刚拆封时差不了多少。
三、为什么以前洗不干净?
儿媳接过洗干净的抹布,捏在手里翻来覆去看,还是没明白:“我之前也用热水洗过,怎么就洗不干净?”
婆婆把搪瓷盆里的水倒进下水道,一边擦盆边一边说:“抹布脏,不是光有油。 你平时擦灶台,水里的水垢、布缝里的霉菌,都藏在里面,普通洗法只能蹭掉表面的脏东西,深层的洗不掉。”
她指着台面上的食用碱袋:“这个去油最灵,以前洗油烟机的油盒,倒点碱水泡半小时,油就全飘起来了;白醋能软水垢,你看水壶里的水垢,倒点白醋泡会儿就掉;再加洗洁精,能把剩下的小油点都带下来。”
“不过得记着,水不能太烫,碱会烧手;时间也不能太长,泡久了布会烂。”
婆婆说完,把碱袋和白醋瓶放回橱柜,“比例也不用太死,两勺碱、小半瓶盖醋,差不多就行。”
四、儿媳的 “小规矩”
那天之后,儿媳把厨房的抹布分了类。
她找了三个不同颜色的夹子,红色夹的抹布专门擦灶台,蓝色的擦餐桌,绿色的擦水槽,每次用完都顺手冲一遍,挂在阳台通风的地方。
晚上吃饭时,公公看着桌上的抹布,夹了一筷子青菜慢悠悠说:“以前我们小时候,一块布能用到破得不能再破,现在的人,东西稍微旧点就扔。”
儿媳听着没说话,低头扒了口饭 —— 前几天她整理衣柜,翻出一件旧毛衣,本来想扔,想起婆婆洗抹布的事,找了根毛线,把袖口磨破的地方补了补,现在穿在里面当打底,倒也舒服。
上周上班,同事抱怨家里的抹布总洗不干净,儿媳顺手拿过同事桌上的抹布:“你回去用碱和白醋泡五分钟试试,我家那块用了快半年,现在还能用。”
没想到过了两天,同事专门找她,说泡完真的洗干净了,还问她还有没有别的生活小窍门。
五、一块抹布的事
现在那块洗干净的抹布还在厨房用着。
每天早上,儿媳擦灶台时,都会想起那天下午 —— 婆婆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搪瓷盆,说 “别扔,还能洗” 的样子。
她以前总觉得,生活里的小事不用太在意,脏了就换,旧了就扔。
直到遇见婆婆的 “抹布魔法” 才明白,不是东西容易坏,是自己没用心待它们。
就像婆婆说的,一块抹布不值钱,但好好洗、好好用,能省不少事,也能少浪费点。
日子过着,不就是这些小事凑起来的吗?
六、旧毛巾也能 “救”
过了没几天,儿媳整理卫生间柜子,翻出两条旧毛巾 —— 是之前给孩子擦脸用的,洗了几十次,布面发黄,摸起来糙得像砂纸,她本来想卷起来丢了,手顿了顿,又抱去了厨房。
她照着婆婆洗抹布的法子,往盆里倒温水,撒了勺半食用碱,倒了点白醋,搅出泡沫后把毛巾泡进去。
这次没等挂钟,她蹲在旁边看,水面慢慢浮起一层灰黄色的絮状物,是毛巾里藏的污垢。
泡够五分钟,她捞起毛巾搓了搓,水立刻变浑了。
冲干净晾在阳台,傍晚收的时候,指尖碰着毛巾,竟软乎乎的,发黄的地方淡了不少。
婆婆路过阳台看见,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这法子通的,毛巾、抹布都是棉的,脏透了就这么泡,比买新的省多了。”
儿媳低头摸了摸毛巾,想起以前每次毛巾变硬就扔,不知不觉竟浪费了好几条。
七、袜子破了,补补还能穿
入秋的周末,儿媳坐在沙发上给孩子缝袜子 —— 孩子的袜子总在脚后跟磨破,新的穿不了半个月就有个小洞。
她捏着针线,针脚歪歪扭扭,缝了两下线还缠在了一起。
婆婆端着水果过来,看见她手忙脚乱的样子,放下盘子接过袜子:“你这针脚太松,穿两次就开了。”
她从茶几抽屉里翻出针线筐,里面的线轴摆得整整齐齐,还有个银色的顶针。
婆婆把顶针套在中指上,穿针引线的动作很熟练,针尖从袜子破洞的边缘扎进去,线拉出来时,针脚细细密密的,像小梳子梳过的印子。
“补的时候要顺着布纹走,针脚密点,受力均匀,就耐穿了。”
她一边缝一边说,“以前你公公的袜子,我补了又补,一双能穿大半年。”
儿媳凑在旁边看,看着破洞慢慢被线填满,变成一个小小的补丁。
等婆婆把袜子递回来,她摸了摸补丁,不硌手,反而觉得比新袜子多了点温乎气。
那天下午,她跟着婆婆学补了三双袜子,虽然针脚还是不如婆婆的整齐,却也像模像样。
八、围裙上的油污,也能泡掉
月底大扫除,儿媳翻出厨房的围裙 —— 深蓝色的布面上,溅满了菜汤和油渍,领口和袖口的地方,油污结了层硬壳,用洗衣粉搓了半天,还是没洗掉。
她想起之前的法子,又端来那个搪瓷盆。
这次她加了点新东西:除了碱和白醋,还挤了些洗洁精,泡的时候用手在油污重的地方多按了按。
泡了十分钟捞出来,稍微一搓,硬壳似的油污就掉了,清水冲完,围裙又恢复了原来的深蓝色,连领口都软了。
婆婆进来倒水,看见晾在绳上的围裙,眯着眼睛笑:“你倒会变通,加洗洁精是对的,油污重的时候,多加点能洗得更快。”
儿媳笑着点头,忽然觉得,这些以前觉得 “该扔” 的东西,只要花点心思,都能变个样子。
现在家里的旧毛巾、破袜子、脏围裙,再也没随便扔过。
每次处理这些东西时,儿媳都会想起婆婆说的话:“过日子就是这样,多花点心思,东西就耐用,人也过得踏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