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刚签了初步合作协议,目标是一起搞民用航空项目,具体就是研发SJ-100小型客机,能坐一百来人。
这事儿被国际媒体炒得挺热,看着像俄印航空业的新突破,其实扒开来看,还是俄罗斯的老套路。
这种“俄方出技术、印方拿资金和市场”的合作模式,之前中俄在CR929项目上就用过,只不过那次合作没走到头,2023年俄罗斯宣布退出,现在转头找了印度。
这波操作背后,既有俄罗斯的无奈,也藏着全球民用航空业的实力洗牌。
![]()
中俄当初联手搞CR929宽体客机,一开始确实被寄予厚望。
那会儿大家都觉得,俄罗斯有航空技术储备,中国有充足资金和庞大市场,双方互补着来,说不定能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
初期合作还算顺利,项目也被业内看作是两国航空工业深度绑定的象征,变化是慢慢发生的,中国C919客机成功实现商业化运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C919的落地,让中国在民用航空制造上积累了实打实的技术和经验,不再是当初那个只出钱的角色。
![]()
本来的互补合作,慢慢变成了对项目主导权的争夺。
俄罗斯一直想掌控CR929的核心决策权,但中国这边技术实力上来了,自然也希望在项目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官方说的是“技术路线未达成一致”,但明眼人都知道,核心还是谁来主导的问题,更让俄罗斯被动的是西方的相关措施。
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航空工业面临零部件短缺、资金周转紧张的问题,就连关键的PD-35发动机研发,也因为这些外部因素被迫延迟。
![]()
这直接削弱了俄罗斯在合作中的技术优势,原本能拿得出手的技术支撑,变得没那么硬气了。
俄罗斯曾提出可以提供PD-35发动机技术,但有个限制只能用在军用运输机上,民用项目没法用。
这意味着在CR929项目里,俄罗斯能提供的只有复合材料机翼这类零部件,彻底失去了主导权。
更关键的是,还没法进入中国庞大的民用航空市场,这对俄罗斯来说损失不小。
![]()
2023年俄罗斯宣布退出CR929项目,算是这场主导权之争的最终结果,这个结果其实是双方实力变化的必然。
中国不再需要依附俄罗斯的技术,俄罗斯也没法再凭借过往的优势掌控局面,分道扬镳成了唯一的选择。
俄罗斯退出后,中国没犹豫,直接把项目改名为C929,决定独立推进,这股底气,来自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发动机到复合材料翼机,再到整机制造,每个环节中国都能自主掌控,不用看别人脸色。
![]()
中国给C929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标波音787和空客A350,争取2030年前完成首飞,后续还要实现大规模交付。
这个规划不是空谈,而是基于自身工业实力的合理布局,现在C929的研发进度稳定,已经在高端宽体客机市场占据了战略先机。
中俄合作告吹后,俄罗斯急需找新的合作伙伴,印度成了目标。
这次俄印联手的SJ-100项目,表面看是新合作,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老模式俄方出技术,印方供资金和市场。
![]()
只不过和中俄合作比起来,SJ-100的规模和目标都大幅缩水了,从原本瞄准高端市场的宽体客机,变成了只能坐一百人的小型通勤飞机。
如此看来,这更像是俄罗斯为了重新掌握合作主导权,做出的无奈让步,对印度来说,这确实是个快速获取航空技术的机会。
印度航空工业一直想往上走,但民用客机制造经验严重不足。
HAL公司之前搞的项目,要么执行效率低,要么成果不稳定,最典型的就是光辉战斗机,研发周期拉得极长,实际性能也没达到预期。
![]()
俄印这次合作的风险真不小,先不说印度的技术储备够不够,单看两国的合作历史就知道,互相拖延、资源浪费是常有的事。
比如之前联合研发布拉莫斯导弹,就因为双方协调不畅,多次推迟交付时间。
印度的营商环境也不够成熟,复杂的审批流程、不稳定的政策环境,都可能给项目推进带来阻碍。
俄罗斯选择和印度合作,怕是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为了拿回主导权,不得不降低标准和雄心,这场赌博的胜算真不好说。
![]()
对比中国C929的稳扎稳打,俄印SJ-100项目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如果印度没法有效推进项目,SJ-100很可能重蹈CR929的覆辙。
而俄罗斯,一旦这次合作再出问题,想要在民用航空领域重新站稳脚跟,只会更难。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俄印这次合作,其实暴露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困境。
过去的技术优势正在慢慢消失,市场份额也在收缩,想要靠和印度的合作恢复往日实力,可能性不大。
而中国这边,通过自主研发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民用航空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中俄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中国不再是追随者,而是成为了全球宽体客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未来,中俄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合作,大概率只会停留在有限的技术交换和零部件供应上。
中国会继续沿着自主可控的道路走下去,C929的成功,有望让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俄罗斯的南向战略能不能成功,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民用航空这个赛道上,中国已经占据了先机。
![]()
俄印的SJ-100合作或许能带来短期收益,但想要改变全球航空业的格局,难度极大。
这场三国之间的航空博弈,最终拼的还是工业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中国用C929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俄罗斯和印度的合作则充满了未知。
这背后的变局,不仅关乎三国航空工业的未来,也将影响全球民用航空市场的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