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蛇为什么要进化得这么适合被吃?除了头和内脏,全身都是好吃的肉

0
分享至

如果允许吃蛇,没有一条蛇能走出广东!除了头和内脏,蛇全身都是肌肉,还不像鱼一样有刺,简直就是天选的食物。蛇为何会进化成适合被吃的样子?

蛇的种类繁多分布也很广,除了外表有点吓人之外,其他各方面简直就是为“吃货”量身定制。全身都是肉,不像鱼一样有遍布全身的鱼刺,吃起来简直不要太方便。蛇出现得比人类还要早,几千万年进化下来,为何会进化成适合被吃的样子?



全身是肉,适合被吃?

说起蛇,很多人觉着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天赐的美食,以至于如今都被吃到成为国家保护动物,就算是饲养的蛇类都不能随便吃。

说起吃蛇,最有发言权的当数广东人,“广东人吃福建人”绝对是谣传,但以前的广东人吃蛇,那绝对不含糊,无论有毒无毒都有相应的吃法。



可以说,当年允许吃蛇的时候,没有一条蛇能活着走出广东,就如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北京一样。在广东人眼里,蛇就是一道硬菜,吃蛇的习俗存在了上千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人嗜蛇”,上古时期的《山海经》里,也有南人吃蛇祛病的记载,可见吃蛇的历史由来已久。



其实不单单是广东人吃蛇,全国各地的人都吃蛇,只是广东吃蛇的方式比较多,食用量也比较大,这才在全国出名。

从最简单的清蒸蛇肉,到复杂的全蛇宴,每一种吃法都有其独特的味道,而且据说不同种类的蛇具有不同的功效。

全蛇宴中,每种蛇都有不同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如蚺蛇肉质鲜美,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用金线蛇泡出的花雕酒,可以滋阴补肾保健养颜。



进化了几千万年,蛇从头到尾全是肉,而且吃起来口感味道还不错,更不像鱼一样鱼刺遍布全身,也难怪很多人喜欢吃了。

无毒的蛇可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有毒的蛇也没有被放过,既有着各种各样的烹饪方法,又可以用来泡酒,几年之后就成为功效不错的药酒



至于蛇胆、蛇血等,同样也是食客眼中的无价之宝。在很多人看来,这可都是大补之物,吃了之后就能强身健体。是否真有如此功效有待考证,但大家都这么认为。

可以说,蛇是一个进化失败的典型,几千万年进化下来,好像越来越往“食材”的方向走,也难怪要出台相关政策专门保护了,否则真可能就被吃没了,毕竟连根刺都没有,吃起来既美味又方便。



蛇有多想不被吃掉?

在我们眼中,蛇进化了几千万年就是想给人类当食材的,但在蛇的进化过程中,可是一直避免成为食物,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但从蛇的外形来看,在不吃蛇的人眼中,就不是一种让人喜欢的模样。全身覆盖着鳞片,不断吞吐的蛇信子,冰凉的触感,随便一点拿出来就能劝退很多人。



另外,蛇的生命力也很顽强,不太容易被弄死,即便被弄死了,也依然存在条件反射,处理过程中稍不留意,很可能被死蛇“反咬一口”,就是如此恐怖。

至于说蛇全身都是肉,也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蛇的处理过程比较麻烦,外边的鳞片需要一点点刮干净,之后还有蛇皮要扒下来。



蛇的鳞片可不像鱼那么好处理,这是一个很考验耐心的活。当然也有一些没耐心的人,直接给蛇扒皮,不过这又很考验技术。

蛇全身上下确实有很多肉,但它的内脏也从前到后布满整条身体,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去掉这部分内脏之后,可食用的蛇肉占比鱼肉要低得多



在处理过程中,一些特殊部位也要特别注意,譬如蛇胆就不能破损,否则苦味将严重影响蛇肉做出来的味道,处理不好那就是“一颗蛇胆坏了一锅汤”。

蛇的烹饪也比较考究,绝不是随便一做就能好吃的,各种猛料一起招呼上去,才能制作出美味的蛇肉佳肴。



在进化过程中,蛇类也和很多寄生虫形成了共生关系,蛇类身上的寄生虫种类确实不少,很多也很可怕,不仅外形可怕还可能传播病毒,这也是蛇类的一种自保手段。

任何物种的进化,都是向着“保护自己繁衍种族”的方向去的,蛇类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其“生不逢时”,遇到了拥有逆天智慧的人类,尤其还是特别会吃的中国人,煎炸烹炒一起上,蛇也只能无奈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



不是蛇进化失败,而是人类太狡猾

蛇类的进化并不失败,它们最大的失败就是遇到了人类,遇到了整天研究吃的中国人。在中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就没有不能吃的东西。

海洋里的各种贝类,坚硬的外壳让很多海洋生物都无可奈何,但到了人类手里,却成了富含营养的各类海鲜,清蒸爆炒各类吃法简直不要太多。



全身长满硬刺的海胆,坚硬的外壳也算是全副武装了,但经过人类厨师处理之后,外壳成了容器,装着鲜美的海胆肉供人享用。

还有河豚,为了避免沦为食物,体内进化出剧毒物质,而且一遇到危险就迅速膨大起来,让对手无从下口。就算能咬得动,河豚的毒素也会教掠食者好好做鱼。



但到人类手中,拥有剧毒的河豚变成了美食,为了吃个新鲜甚至直接吃河豚刺身。至于河豚进化出来的毒素,早已经被经验丰富的厨师给切掉了。

中国人实在太会吃了,无论什么食材到了中国人手里,都能做出花来。先吃饱才有心思想着吃好,几千年发展下来,中国人对吃的研究可谓登峰造极



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根本不能吃的东西,在中国都可以烹饪成美食,在外国泛滥成灾的物种,在中国需要依靠养殖才能满足吃货们的需求。

中国人不但会吃,体质还强得可怕,外国人动不动就食物过敏,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这回事。即便出现过敏,人们也不会认为是食物的原因,更多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吃了某种食物过敏,那就是因为吃得少了,多吃几次加大食用量,习惯了自然就不会过敏了。老祖宗帮我们扛下了太多,严选之后中国人体质啥都不怕。

就拿最普通的五仁月饼来说,在欧美国家一个月饼能干倒一大片,但在中国却是最常见的月饼种类,很多人还就好这一口。



国外泛滥成灾,中国靠养殖

各种各样的蛇,在全世界到处都有分布,不管有毒无毒,在中国都被吃成了保护动物,国家直接严令不得吃蛇,不管是野生还是人工繁殖。

在中国,但凡好吃一点的东西,都免不了上餐桌的命运,哪怕是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也难逃被吃的命运。如此算来,土生土长的蛇被吃,也不算冤枉。



中国人无法理解,为何很多好吃的东西在外国会泛滥成灾;外国同样不懂,为何一些看起来很奇怪的东西,中国人都能吃。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的兔子,远离其他大陆的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兔子的,后来殖民者为了打猎取乐,将兔子带到这片大陆。



因为缺少天敌,兔子繁殖能力又很强,以致如今泛滥成灾,让澳大利亚政府颇为头疼。这在中国人看来就很不可思议,明明很好的一道菜,为何澳大利亚人不吃呢?

在中国,兔子是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就连没啥肉的兔头,都能做成地方特色菜。澳大利亚兔子能泛滥成灾,可能就因为缺少几个中国厨子



还有亚洲鲤鱼挤满了美国河流形成生态灾害,20世纪70年美国引入草鱼、鲢鱼等亚洲鲤鱼科鱼类,治理南部养殖场藻类污染。

后来洪水导致鱼类逃逸到密西西比河,最终造成鱼类泛滥,经常出现鱼类伤人事件。美国为此花费数亿美元治理,但收效甚微。

淡水鱼还能泛滥,在中国这些鱼都是要靠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想找野生的还有点难,中外这饮食差距果然太大。



入侵物种在外国让当地政府束手无策,在中国一些入侵物种也被吃得要靠养殖才能保住一条命,譬如小龙虾。

自从中国厨师搞出了各种做法之后,它就成了养殖物种,单靠野生小龙虾根本满足不了吃货们的旺盛需求。



几千年繁衍生息,我们的祖先也是饿怕了的,但凡能吃的东西,都会想方设法做成果腹的食物,这既造就了我们登峰造极的厨艺,又锻炼了我们“百毒不侵”的身体。

都说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其实真正的战斗民族恰恰是我们自己,身体素质优越有耐力,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极具韧性野外生存能力强,五千年历史传承不是没有原因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宣称: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扶苏聊历史
2025-11-04 10:11:31
塔利班警告:“伊斯兰国”正策划袭击中国与俄罗斯使馆

塔利班警告:“伊斯兰国”正策划袭击中国与俄罗斯使馆

桂系007
2025-10-31 14:35:53
盈江赌石惊魂:258 万买 5 吨水石,广东老板切垮后蹲地扯领带!

盈江赌石惊魂:258 万买 5 吨水石,广东老板切垮后蹲地扯领带!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04 12:54:47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火山诗话
2025-11-02 11:19:05
脱口秀演员杨笠清空抖音作品,此前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脱口秀演员杨笠清空抖音作品,此前罗永浩称杨笠或将告别脱口秀

极目新闻
2025-11-03 22:36:15
太平天国唯一像人类的高层,差点让末期的太平天国起死回生|文史宴

太平天国唯一像人类的高层,差点让末期的太平天国起死回生|文史宴

文史宴
2025-11-03 20:59:44
正式退出,曾凡博发声,官宣意外决定,北京计划打乱,翟晓川祝福

正式退出,曾凡博发声,官宣意外决定,北京计划打乱,翟晓川祝福

乐聊球
2025-11-04 11:25:21
原来她们就是白所成的5个女儿:心狠手辣蛇蝎美人,没一个善茬

原来她们就是白所成的5个女儿:心狠手辣蛇蝎美人,没一个善茬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4 17:17:51
于和伟曝余皑磊失眠严重,片场险心脏骤停,现被骂到抑郁不想拍戏

于和伟曝余皑磊失眠严重,片场险心脏骤停,现被骂到抑郁不想拍戏

柠檬有娱乐
2025-11-04 14:05:18
在考试录用中泄露试题的龚晓莉 被开除党籍 取消退休待遇

在考试录用中泄露试题的龚晓莉 被开除党籍 取消退休待遇

闪电新闻
2025-11-04 13:20:09
李嘉诚曹德旺可能说对了!2025年不买房,5年后会庆幸还是后悔?

李嘉诚曹德旺可能说对了!2025年不买房,5年后会庆幸还是后悔?

建筑师杂志
2025-11-02 13:05:37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趣文说娱
2025-11-04 18:02:21
30岁外甥给舅舅办丧事,睡了45岁的舅妈,舅妈太粘人要了她的命

30岁外甥给舅舅办丧事,睡了45岁的舅妈,舅妈太粘人要了她的命

胖胖侃咖
2025-10-10 10:08:14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2 08:25:30
创新药,大消息!刚刚,国家医保局宣布

创新药,大消息!刚刚,国家医保局宣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21:13:37
越吃眼睛越亮的菜,全身是宝,一元1斤,蒸包子吃特香,别不懂吃

越吃眼睛越亮的菜,全身是宝,一元1斤,蒸包子吃特香,别不懂吃

江江食研社
2025-11-04 20:30:03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何祚庥:我对核聚变研究的质疑,就是向杨振宁先生这样的先贤学习

怀疑探索者
2025-11-02 21:29:01
一路走好!又一演员走上朱媛媛后路,丧事从简,不送花圈

一路走好!又一演员走上朱媛媛后路,丧事从简,不送花圈

好叫好伐
2025-10-28 20:19:23
沈伯洋再挑大陆底线,拉拢数百台独举牌示威,中央这次动了真格

沈伯洋再挑大陆底线,拉拢数百台独举牌示威,中央这次动了真格

起喜电影
2025-11-05 00:01:27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2025-11-05 02:48:49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这个世界太冷让我用音乐温暖你
569文章数 160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艺术
数码
手机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艺术要闻

她是年赚5000万的女神,却选择在农场养鸡,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数码要闻

苹果为Apple One品牌推出全新切片LOGO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卖爆,折叠屏手机定价或与华为“一较高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