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女儿,常常有人问我:
怎样才能养出一个内心强大、不吃亏、不被人当软柿子捏的女孩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聊最近看到的热播剧《余生有涯》。
剧里,由毛晓彤饰演的叶思北,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好人、乖乖女。
工作中,她面对同事为早下班而推诿而来的工作,常常照单全收,没有一句怨怼。
在生活上,她要从自己微薄的月薪里,挤出一大部分钱来,帮衬弟弟。
比如弟弟的大学学费、婚房首付,甚至于一台游戏机。
正因为这种隐忍和妥协的性格,最终在一场由老板精心设计的酒局中,将叶思北拉入了黑渊。
我想,每一个刷过这部剧的朋友,都曾经发出过“恨铁不成钢”的怒吼。
但我们只要认真咀嚼叶思北的成长历程,就不难发现,在她身上出现的悲剧,早已有迹可循。
她生长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要谦让”。
而她父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最终为叶思北套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
为什么给大家讲这部电视剧呢?
原因很简单。
任何孩子的性格底色以及人生轨迹,最终都离不开原生家庭这个核心点。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
其实,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有女儿的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
养女儿和养儿子之间,有一道天然次元壁,在心境上简直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也正因如此,随着女儿的成长,我们内心深处,才会有更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怕她受欺负、怕她吃亏,甚至怕她哪天遇人不淑,一脚踩进“以爱为名”的骗局中。
那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我想答案就藏在日常点滴里,藏在父母的尊重、平等和爱里。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家也是女儿的话,不妨跟我一样,试试在生活处处,狠狠的说以下的五句话。
![]()
01.“你的感受永远排第一,不用强迫自己懂事”
原先,刷到过一则视频。
一个女孩,因不愿给妹妹让座,被妈妈从高速上赶下了车,随后带着小女儿驾车,潇洒离开。
幸运的是,当父母的仍然残留着一丝理智,留下爸爸在一旁照管。
但不幸的是,哪怕女儿声嘶力竭的哭着说“妈妈不要我了”,可爸爸却在一旁机械式的重复说着“这孩子不好教育,不懂事”。
其实,所谓“懂事”从来不是孩子的义务,更何况是让孩子以忽略自我感受的懂事,就更是一种爱的残忍表达方式。
说白了,哪怕孩子最终真变成了父母的期待的样子,那这种“懂事”也一定是压抑自我的苦苦煎熬。
到最后,要么变得叛逆乖张,要么形成讨好型人格。
不管哪一种,都可能遭遇人生路上的回旋镖,遭遇“吃亏”的反噬。
作家三毛曾说:
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因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心里早已预设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种答案,都是意料之中的。
所以,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告诉女儿:
你不用为了讨好谁而放弃自己的需求,不想分享玩具就大方拒绝,不愿答应的请求也可以爽快说“不”。
要知道,一个懂得尊重自我感受的女孩,才不会在别人的期待中,迷失自己。
更重要的是,她不会害怕别人不高兴、不满意,就委屈自己、默默成亏。
![]()
02.“如果有人让你不舒服,要立刻远离”
在传统观念里,有些父母常常会给自己的女儿灌输“忍文化”。
最常见的就是在婚姻中,如果女儿过得不幸福,就会被劝解说“忍忍也就过去了,跟谁过不是过呢”?
但事实上,“忍”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答案,一定是不会。
曾轰动一时的“北大女生包丽”的悲剧仍然历历在目。
在恋爱中,她被男友精神控制,从最初的“不舒服”到后来的自我否定,直至最终失去生命,都没敢第一时间“逃离”那个让她痛苦的人。
心理学上有个“直觉预警”理论:
当你和某个人相处时,若频繁感到压抑、委屈、自我怀疑,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这个人或这段关系本身就有问题。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儿:
身体和情绪上的不舒服,就是最直接的危险信号。
无论对方是同学、恋人或亲朋,只要对方的言行让自己感到不安,就可以立刻转身离开。
哪怕小孩子不懂,大人也得明白:
真正健康安全的关系,是让人感到轻松和被爱,而不是被拉入“要不要忍和继续”的纠结里,反复内耗和吃暗亏。
![]()
03.“善良的同时,也要带点锋芒”
为人父母,总会教育孩子要善良、要有人情味。
可如果“善良”失去了底线和锋芒,那指不定哪天就会将其演变成灾难。
还记得“江歌案”吗?
江歌为了帮闺蜜刘鑫挡住其前男友的纠缠,让刘鑫先进门,自己挡在门外善后。
却不曾想,对方在丧心病狂之下将其杀害。
事后,刘鑫非但没有感激,反而试图撇清关系。
其实,江歌的善良本没有错,可错就错在他把善良当成了无底线的妥协,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家周国平曾说: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所以养育女儿,就一定要让她明白:
善良不是无底线的退让,不是被欺负时还要原谅,更不是为了帮别人而牺牲自己。
真正的善良,是有选择的:
对别人好,对坏人狠,帮值得的人,拒过分的要求。
要知道,带点锋芒的善良,才不会给自己贴上“软柿子”的标签。
更重要的是,也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
04.“你不需要完美,做错事也没关系”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给女孩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和期待。
比如,小时候要乖巧懂事、人见人爱。
长大了,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得照顾好家庭,还得兼顾事业。
更可怕的是,有一些父母,甚至从小就把这老一套,穿插在孩子的教育之中。
可殊不知,越是给女儿投射这种完美期待,越是会让他们犯错后不敢面对。
甚至为了掩盖错误,而吃更大的亏。
在这一点上,我很喜欢周迅说过的一段话:
我这辈子犯过很多错,但我从不后悔,因为每一次犯错,都是我更了解自己的机会。
作为父母,也要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女儿: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犯错也是人之常情。
重要的是,做错事后不逃避,更不用因为怕指责而撒谎。
因为敢于承认错误,愿意承担后果的女孩,才能在试错中学会成长。
更重要的是,也不需要因为掩盖错误,而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
![]()
05.“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之前网上有个针对女孩的话题:
如果你被欺负了,会不会告诉父母呢?
下面有超过60%的女生,都给出了“不会”的答案。
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不少小女孩说,自己不敢告诉父母,是怕父母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宁可自己吃亏,也学着去硬扛和消化。
发现没有?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敢说,而是父母在日常教育中,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引导。
而这种引导,以及观念中对女孩的偏见,恰恰疏离了亲子关系。
甚至,为女孩子遭受更大的欺辱和伤害,埋下了伏笔。
所以,作为有女儿的家长,一定要常跟孩子说:
不管你遇到什么事,哪怕你做错了、闯祸了,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
我们可以给你分析问题,但绝不会怪你给我们添麻烦。
当我们明确告知孩子,家是你的避风港,爸爸妈妈是你坚实的后盾时,他们才会内心果敢的面对风雨的捶打。
因为“退路”二字,能在她们被欺负时不去忍气吞声,在她们陷入困境时不自我挣扎。
这份安全感,才是对女孩一生的护持。
![]()
其实,养女儿,从来不是教会她“讨好世界”,而是让她懂得如何善待自己。
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舍弃掉内心深处的“性别偏见”。
最后,也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在父母的引导下,既有温柔待人的善意,也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