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勒布详细论证称,人类迄今探测到的第三个星际天体3I/ATLAS——目前正以惊人速度穿越太阳系,可能是一艘宽度达数英里的巨型外星飞船。
尽管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主要是一个由二氧化碳冰构成的彗星,但勒布坚持认为该天体具有诸多异常特性,令他怀疑这可能是更奇特的存在。
勒布在其博客中列举了九项“异常现象”,用以支持其惊人假说:我们观测到的可能是一艘“外星母舰”,在行经太阳后方时释放“微型探测器”。不过他亦承认,最可能的解释是3I/ATLAS本质上仍是“自然起源的彗星”。
勒布指出,这位神秘访客的运行轨迹与地球绕日轨道(黄道面)的夹角仅五度。他认为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仅有0.2%。
除接近黄道面外,3I/ATLAS的抵达时间使其恰好掠过火星与木星——这两个都是人类在探寻地外生命时重点关注的行星。勒布称之为“天体路径的惊人微调”。
本月初,该天体近距离掠过火星,近到让欧洲航天局两颗环绕这颗红色行星的航天器得以拍摄其照片。勒布推测,2026年3月它将接近至木星3330万英里范围内,届时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航天器或许也能拦截其路径。
![]()
天文学家还观测到3I/ATLAS形成了第二条彗尾,其方向似乎指向太阳。
虽然许多彗星在穿越日地之间时,因视角效应会产生“逆向彗尾”现象,但勒布认为3I/ATLAS的第二条彗尾属于特例。
“这种非几何视角造成的异常逆向彗尾,在太阳系彗星中前所未见,”勒布写道。
“冰碎片会随时间蒸发,但由于向阳面质量损失加剧,更多较大碎片能够到达更远距离,”勒布本月早些时候解释。
根据勒布测算,“其固态核直径必然超过3.1英里”,这一数据是他根据“超过330亿吨”的质量估算推导得出。
这将使其质量比迄今仅观测到的另外两个闯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奥陌陌(‘Oumuamua)和2I/鲍里索夫(2I/Borisov)“高出三到五个数量级”,由此引出一个令人困惑的统计学问题:为何我们未曾观测到更多小型星际天体?
“考虑到重元素储量的有限性,在发现3I/ATLAS之前,我们本应探测到约十万个尺寸与1I/奥陌陌相当(0.1公里级)的星际天体,但此前仅发现两个星际天体,”他在九月的博客文章中论证道。
科学家发现3I/ATLAS的气体彗发中镍铁元素呈现“极端丰度比”,使其与2I/鲍里索夫及太阳系内常见彗星相比显得极为特殊。
“在观测彗星的距离上,温度远不足以汽化含有镍铁原子的硅酸盐、硫化物及金属颗粒,”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中写道,“因此彗发中存在镍铁原子的现象极其令人费解。”
勒布认为这一发现可能暗示着“工业级镍合金”的存在。
通过分析宇宙历史光谱测光仪、再电离纪元与冰探索者(SPHEREx)的数据,研究人员推断3I/ATLAS核周彗发中水冰质量占比仅4%,二氧化碳气体比例远高于其他彗星。
虽然勒布坚称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异常天体,但科学家们持相反观点。
“SPHEREx在3I/ATLAS周围探测到巨量汽化二氧化碳,说明它可能类似正常的太阳系彗星,”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天学家凯里·利斯上月表示。
另一篇预印本论文中,国际研究团队提出该天体可能含有“比太阳系彗星遭受更强辐射的冰体”,或可能“在其原行星盘内紧邻二氧化碳冰线形成”。
据九月发表的论文详述,这个神秘天体还表现出“极端负偏振”,成为显著异常体。
“低反转角与极端负偏振的组合在彗星和小行星中前所未见,使3I/ATLAS成为首个具有此类偏振特性的已知天体,代表着一个此前未被观测过的种群,”勒布在博客中写道。
9月研究论文的作者指出,这些发现表明它与海外天体、小行星以及海王星轨道外绕太阳运行的其他较小天体有更多共同之处。
勒布甚至提出,3I/ATLAS可能曾发射过“哇!信号”。这个极不寻常的窄频无线电信号于1977年被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耳朵”射电望远镜捕获,曾引发关于外星实体存在的广泛热议,数十年来始终成谜。
勒布论证称:“3I/ATLAS的来向与无线电‘哇!信号’的方位重合度在9度以内,概率达到0.6%。”
勒布最初仅列出八个怀疑3I/ATLAS真实性质的理由。但本周当3I/ATLAS抵达近日点时,科学家观测到其亮度“急速攀升”,勒布在新博客中指出其“呈现明显比太阳更蓝的色调”。
这位天文学家认为这是“非常意外”的发现:“尘埃本应使散射阳光偏红,且该天体表面温度应比太阳光球层5800开尔文低一个数量级,理当呈现比太阳更红的色泽。”
他写道:“因此我们必须将近日点的蓝色调==列为第九项异常特征==。。。这个奇特星际天体展现的反常特性中。难道它使用了比太阳更炽热的能源?”
勒布提出的九项“异常”特征是否能充分证明3I/ATLAS本质是“科技产物”,目前仍存争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系小天体首席科学家汤姆·斯塔特勒上月向《卫报》表示,大量证据表明这不过是来自另一恒星系的天然彗星访客。
“它形似彗星,”他指出,“行为模式符合彗星特征。从各个维度看,都与我们已知的彗星高度吻合。”
斯塔特勒当时总结道:“这就是彗星。”
勒布在博客中强调:“我们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来解析这个异常天体的本质。”
他补充道:“外星科技的可能性影响深远,因此必须严肃对待。我们最大的火箭(SpaceX的星舰)尺寸仅为3I/ATLAS的百分之一,若它确属科技产物——其发送者掌握的科技水平已远超人类文明。”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作者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