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的关键问题,不是因为高房价,而是因为房价下跌。
原来社会上流传,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是高房价的结果,还有人把房价和人口对立起来,说“保房价还是保人口”,于是得出结论:保人口不能保房价。你看,这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伪命题,为什么需要进入二选一这样一个前提呢?它本来就不存在这个题目。
中国人口下降和房价下降,存在着明显的同步性。你仔细分析这个时间节点,就可以发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6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当年总人口减少了85万人;到了2023年,人口继续减少,总人口减少了208万人;到了2024年,总人口减少了139万人。
就在这个现象发生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更为剧烈的变化。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4年,全国的房价平均已经跌去了30%,部分三四线城市跌幅超过了40%,和人口下降形成鲜明的同步态势。
所以在这个时候,有人把人口下降的原因归于高房价,恰恰是说错了、说反了。在房价上涨的年代,中国出生率和人口都是增长的,真正的人口下降发生在2022年以后,而这个时候全国房价已经开始大幅度下跌。
这一轮的房价下跌,导致居民财富的损失超过了120万亿元到160万亿元。相比之下,我们的GDP总量才130多万亿元。这个损失对于中等收入群体影响尤其严重,因为房屋财产占了中国居民家庭财产的70%左右。
现在房价下跌30%到40%的城市比比皆是,让居民家庭30%到40%的财产蒸发了。这种财富缩水效应会弥漫至整个社会,消费不断降级,结婚率下降,生孩子愿望低迷,这跟日本社会在“失去的20年”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为相似。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这本书里指出,对于经济停滞、老龄化等众所周知的问题,低欲望的问题更为严重,而低欲望的根源就是缺乏安全感。当居民主要财富载体——房产持续缩水的时候,这种不安全感会弥漫至整个社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育决策。
日本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这本书里进一步阐述,说日本房价和股市崩盘以后,从一个中产社会走向了下流社会。“下流社会”这个群体不光是指收入比较低的群体,更主要的是在人生态度、欲望方面都很低,消费降级、不结婚等,这都是这个群体的普遍特征。
中国在经历了房地产长期低迷、房价暴跌之后,整个社会财富缩水,居民家庭的消费信心和生育勇气必然受挫,这和日本当年的经历几乎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这就把事情说开了。对于一些问题的分析,不能够拍脑袋,不能够用一些问题去印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就不顾事实。我们要把问题揭开,因为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是最近这几年,但是日本人遇到这些问题是好多年前了,他们的学者在对这些社会问题的研究上要来的比我们深,所以我们应该可以从他们的这些论述中找到目前和我们类似的地方,这样我们就能够抓准要害、找准关键。
原来就是楼市低迷、房价下降,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资产安全,出现了一种面对风险的焦虑意识,这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育决策。那么要解决中国年轻人的顾虑、阻止人口下降,关键是要让房价回稳,只有稳定房地产市场,才能让年轻人重拾对未来的憧憬。
相信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息、保交付的政策,确保已售项目能够如期交付,还有松限购的政策释放改善性需求。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扭转房价只跌不涨这样一种市场预期。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对未来信心丧失的这种情绪是应当扫除的。我们国家不同于日本当年,我们国家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国家,包括城镇化现在正在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完成,我们有几亿的农村转移人口正在进城的过程之中,住房需求巨大,他们能提供出中国城镇的新增住房需求。
而我们再看看中国城镇现有居民,他们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居住需求,但他们对改善型住房仍然有很大的需求。正因为这些因素,房价会实现止跌回稳、企稳回升,从长线来看是会上涨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