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传人赵鸿刚,在美国“扇耳光大赛”上,被外国选手三回合打晕,眉骨开裂、血流满面、翻白倒地。
赛后他发视频报平安,网友却一片叫好:“硬汉”“虽败犹荣”“中国人不躲不逃”。
![]()
可问题是,这到底是一场武术交流,还是一场披着竞技外衣的真人沙包秀?
赵鸿刚是祁家通背拳第九代传人,本该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精髓,结果现在站上的不是演武场,而是UFC总裁办的“Power Slap”擂台,一个专门比谁扇人更响的商业搏命秀。
![]()
这不是推广国术,是把祖宗的东西,送进西方猎奇娱乐的流水线。
第一巴掌,眉骨裂了;第二巴掌,眼睛肿了;第三巴掌,直接打晕翻白眼。全程他没躲、没防、没反击,就等着挨打再反扇一下。
规则是这样定的,他遵守了,所以被赞“硬气”。可这股“硬气”,听着悲壮,实则荒唐。真正的武术,是避险制敌,不是比谁更能扛打。
![]()
中国传统武术讲究,“以巧破力”“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可在这项“扇耳光大赛”里,这些全没了。
只剩下一个字:硬扛。你扇我一巴掌,我流着血扇回去,看谁先倒。这哪是比赛?这是原始角力,是人类对疼痛耐受度的直播测试。
更讽刺的是,赵鸿刚此前在日本参赛KO对手,成了“亚洲首位中国签约运动员”,仿佛打赢了一场民族荣誉战。
可别忘了,这种比赛在主流体育界根本不算格斗项目,连综合格斗(MMA)都嫌弃它“太野蛮”。UFC总裁白大拿搞这个,为的是流量和眼球,不是弘扬武术文化。
![]()
而我们的一些人,却把它当成“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新路径。通背拳传人不去传拳,跑去练“扇人力度”,这是创新吗?这是降维打击。
把一门讲究身法、步法、心法的传统技艺,简化成“左右开弓互扇脸”,是对武术的极大矮化。
当然,赵鸿刚个人的选择应被尊重。他愿意参加,签了协议,也承担了风险。可社会舆论不该把他捧成“硬汉英雄”。
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那些在武校默默教学的老拳师,是那些研究套路、医理、功法的传承人,而不是在海外综艺式比赛中当“人肉沙袋”的表演者。
![]()
有网友说:“他没躲,是守规矩。”
可规矩本身就有问题。一项把“禁止躲避”写进规则的比赛,本质上就是鼓励伤害。医学早已证明,反复头部击打会导致脑震荡、慢性创伤性脑病(CTE),轻则失忆,重则瘫痪。
这种风险,不该被一句“自愿”轻易带过。
最后想说:中国武术需要传播,但不该用自虐的方式博关注。
真正的强大,不是头铁挨打,而是智慧制胜。那一记打晕人的耳光,不该成为荣耀的勋章,而应是一记警钟,别让传统,沦为娱乐的牺牲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