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在一个国家,几斤新鲜的羊肉,竟然会比一桶能喝的干净水还便宜?
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也不是哪个编剧笔下的荒诞剧本,而是今天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残酷日常。那里的农民因为连年干旱,连养羊的草都找不到,只能忍痛把羊杀了亏本甩卖,换点钱吃饭;而另一边,城里的普通家庭,却要拿出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去买那越来越贵、越来越难打到的干净水。四年了,自从最后一架美军运输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消失在天际线,塔利班重新回到权力中心,这个国家就一直活在这种魔幻又让人心碎的现实里。我们这些局外人,总忍不住想问一句:四年过去,阿富汗到底是触底反弹,变得更强了?还是已经烂到了根里,彻底垮了?
如果你现在有机会去喀布尔的街头走一走,第一感觉可能会有点意外。确实,比起过去动不动就响起的爆炸和冷枪,现在的市面上似乎“太平”了许多。塔利班用最严酷、最不容置疑的铁腕手段,强行压下了一切看得到的骚动和混乱。但这种表面的“太平”,背后的代价是什么?我想,代价就是这个国家一半人口的集体“消失”。女人们,被一股脑地从公共生活中“一键删除”了。联合国妇女署在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里,用了“系统性的性别隔离”这个冰冷的词来形容这里的现实。大学的校门对她们永远紧锁,曾经热闹的美容院招牌被黑漆涂抹,公园的长椅上再也看不到她们结伴谈笑的身影。一个女人甚至不能独自出门看病,不能独自去市场,必须由家里的某位男性,无论是父亲、丈夫还是兄弟,像“监护人”一样陪同。这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保护,这就是一座无形的、覆盖全国的监狱。所谓的“安宁”,是建立在无数人被剥夺基本尊严和权利的绝对寂静之上。这种寂静,你仔细听,会觉得心慌。
政权刚拿到手,塔利班就发现自己被全世界“拉黑”了。美国二话不说,冻结了阿富汗央行存在海外的90亿美元资产,这笔钱对一个穷国来说是天文数字,这一招相当于直接拔掉了这个国家的“呼吸机”。要知道,在过去,阿富汗政府超过七成的公共开支都得依赖国际援助。钱袋子一夜之间空了,按理说,这日子早该过不下去了。可邪门的是,他们偏偏就这么硬扛了四年。他们是怎么撑过来的?答案是:靠山吃山。阿富汗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比如全世界都盯着的锂矿和铜矿,他们就拿这些去和周边一些国家做交易。边境上那些不起眼的小规模贸易,加上老百姓在各种灰色地带里拼了命地折腾,整个国家就像一台老旧到快散架的机器,嘎吱作响,但总算还在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这根本不是什么经济复苏,这是一种榨干最后一滴血、透支所有未来的“硬扛”。
![]()
就在大家以为他们吃了亏,总该学着“过日子”、讲点规矩的时候,他们却在国际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左右横跳”闹剧。前脚刚和中国企业签下一份长达二十五年、总价值超过五亿美元的石油开采大单,当时被媒体吹捧为“阿富汗经济重建的新篇章”;可后脚没过多久,他们就说翻脸就翻脸,单方面把合同给撕了,给出的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中方投资太慢、环保标准不合格”。在一个缺电、缺水、缺路,连政府审批流程都基本瘫痪的地方,去指责别人投资进度慢,这逻辑简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有意思的操作还在后头,他们这边刚拿到欧盟援助的1.61亿欧元,立马就开始在公开场合,话里话外地“疏远中国”。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谁给钱谁就是爹”的极致短视思维,根本没想过要建立一个国家长期稳定的信誉。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外交可能不是国家间的平等博弈,更像是在菜市场“割韭菜”,能捞一笔是一笔,从不考虑明天。
如果说经济上的混乱和外交上的反复无常还只是皮外伤,那这个国家内部正在发生的“大出血”,才是真正致命的一击。比没钱更可怕的,是“没人”。2021年那场举世瞩目的大撤退中,逃离的不仅仅是前政府的官员和为联军工作过的人,更关键的是,阿富汗几十年来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整整一代社会精英——那些经验丰富的医生、顶尖的工程师、大学里受人尊敬的教授、懂法律的法官,还有大批懂现代管理的技术官僚……他们的集体离去,让这个国家的现代治理体系瞬间“脑死亡”。医院空了,大学停摆,重要的基础设施没人懂得维护。这就好比你给了一台最先进的电脑,却找不到一个会开机的人。就算现在有再多的援助资金涌进来,都没有足够懂行的人去规划和执行,钱也只能打水漂。
环境也同样在“流血”。我们开篇提到的水危机,绝非危言耸听。世界银行的数据早就发出警告,首都喀布尔的地下水位在过去十年里下降了惊人的30米,城里一半以上的水井已经彻底干涸。更刺眼的是,富人区用着便宜三倍的水,消耗量却是穷人区的六倍。一口井,活生生照见了天堂和地狱的巨大鸿沟。而最具讽刺意味的,莫过于他们的禁毒政策。为了博取国际社会的好感,塔利班在2022年颁布了极其严厉的罂粟种植禁令。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报告也证实,阿富汗的罂粟种植面积确实因此骤降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这从纸面上看,简直是天大的功绩。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什么呢?是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失去了他们唯一的、赖以为生的收入来源,而政府却没有提供任何可行的替代生计。这直接导致了阿富汗农村地区空前的贫困和饥荒。这种“头痛砍头,脚痛砍脚”式的治理方式,正在制造一场比毒品更直接、更迅猛的人道主义灾难。
![]()
四年了,全世界都在和塔利班玩一个“你猜我认不认”的尴尬游戏。在联合国安理会那五个最有话语权的国家里,目前只有俄罗斯正式接受了塔利班派驻的外交国书,算是给了官方承认。中国则选择了更为谨慎和务实的态度,保持接触和沟通,但没有正式建交。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彻底陷入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一方面,他们从道义上绝不愿承认这个严重践踏人权的政权;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持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因为他们无法眼睁睁看着上千万人在饥荒中死去。
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甚至被媒体曝出在通过各种渠道“秘密”提供援助,而塔利班则顺势而为,厚着脸皮要求那些遣返阿富汗难民的国家支付“赎金”和发展援助。这种援助与勒索的诡异互动,让塔利班得以在国际社会的孤立中,找到了一个苟延残喘的缝隙。同时,他们连最基本的“安全承诺”都兑现得磕磕绊绊。
![]()
他们的死对头——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依然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在阿富汗各地持续发动血腥袭击,目标不仅包括什叶派穆斯林和外国人,甚至还包括塔利班自己人。这恰恰证明,仅靠铁腕,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长治久安。
所以,阿富汗到底是变强了,还是垮了?我的答案是:它既没有变强,也没有在物理意义上彻底垮掉。它更像一个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只是在靠着最原始的本能喘息。街头上不再有连绵的枪声,但学校里也再没有了女孩们琅琅的书声;市场上的货物还在流通,但这个国家的未来,早已被抵押和透支。塔利班或许稳住了自己的权力宝座,但他们亲手折断了整个国家的脊梁。
![]()
喀布尔的尘土依旧在飞扬,市场上的羊肉还在降价,而水价,还在一天天地飙升。这个国家,还没彻底死,只是还没学会怎么真正地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025天津直博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