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344天。由于俄军新轮换上来部队已经在前线打了十天左右,基本上已经适应了战场上的惨烈节奏,因此,俄军的冬季攻势有了明显加速的趋势。于是,纵观这一天的战局变化,应当有三点非常值得关注:
![]()
第一点,俄军在库比扬斯克和波克罗夫斯克已经形成了包围圈。10月29日,普京总统公开表示,俄军可以在这两个地区实施2-6小时的停火,以便国际媒体记者进入乌军被围困区域进行实地验证。虽然此建议暂时还未得到基辅的回应,但俄军此举,已经说明,这两地的俄军已经绝对有信心围歼包围圈里的乌军。
![]()
所以,只要国际媒体的记者胆大,不怕被乌军的无人机攻击,就可以去实地采访。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2024年夏天,泽连斯基曾在标有“波克罗夫斯克”字样的路牌下拍照,但俄军现在却已经在上面插上了俄罗斯国旗。据俄方的信息显示,这两地至少包围了五千名左右的乌军。不过,基辅一直否认这一消息。预计,本周末这两地将传来非常重要的消息。
![]()
第二点,俄罗斯明年将继续打持续性消耗战。上周,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了明年预算。近日,北约和基辅对此的预测逐渐统一了起来,并形成了数个观点:首先,俄军在明年不会总动员,因为,2026年预算草案中,军事开支基本保持不变,甚至略有下降:2026年计划为约1370亿美元,而2025年该项支出约合1470亿美元。
其次,克里姆林宫会加强内部安全保障措施,在2026年预算中,“国家安全和执法活动”项下的支出有明显增加,将达到442亿美元,显然这是为了应对乌军的远程打击;最后,俄军明年依旧会保持对乌军进行“千刀万剐”战术,继续和北约打持续性消耗战。理由则很简单:军费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俄军终止了从1928年开始的春秋两季征兵制度,改为了全年征兵、春秋两季入伍的模式,这明显是为了适应持久性的消耗战。即使军事行动有所升级,也不会通过大幅增加军队数量来实现,而是通过增加无人机和机器人系统的使用数量以及导弹轰炸的频率来实现。
![]()
第三点,俄军再次高举核威慑大棒。10月29日,普京总统正式确认,俄军已成功完成“波塞冬”核鱼雷的测试。这款被西方称为“末日武器”的超级装备,据称拥有改变全球战略平衡的能力,其威力与特性一经披露,便引发广泛关注。有位昵称为SelfMade的国际社交媒体用户,在梅德韦杰夫关于“波塞冬”的帖子下留言道:我觉得需要更多试验……比利时将成为试验场。而梅德韦杰夫则回道:那比利时就会消失。
![]()
作为欧盟总部的所在地,在欧盟大部分国家支持基辅的大背景下,比利时被网友们列为俄罗斯核鱼雷的目标,应当算不上躺枪,但梅德韦杰夫如此言之凿凿的回贴,却还是很出国际社会意料的。在欧洲力图拖住美国干预乌战的关键节点之际,俄军不仅大规模演练了自己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更是宣布成功测试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鱼雷。只能是说,面对在常规力量方面比自己强大太多的北约,俄军绝对在展示自己不惜动用战略力量的决心。
![]()
总之,俄军的冬季攻势将重创乌军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现在,除了沃尔昌斯克、库比扬斯克、康斯坦丁诺夫卡、波克罗夫斯克四座大城市已经被俄军攻入主城区之外,不仅利曼市和谢韦尔斯克市陷入了被半包围的状态,而且,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攻势,也相当凶猛,至今已攻占23个居民点,所占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俄军在苏梅州夺取领土的面积。
![]()
此外,最重要的是:乌军在苏梅州,还在组织反攻,一直在努力夺回苏梅市北部的制高点,但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乌军有限的兵力,被无谓地投入了每个村庄的争夺战之中,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建立新的、拥有永久性防御阵地的新防线。这一切,都在坚定克里姆林宫将乌战打成百年战争的决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