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又一次冲上了风口。
 ![]()
如果把东北比作一辆在漫长爬坡的卡车,长春就是刚换上火花塞、一脚补油的那台发动机;2024年,它发出的动静,终于让旁边的司机们开始侧耳。
 ![]()
先给你几组硬数字:
一汽电动车半年产量飙了210%,红旗E-QM5已经在欧洲街道低调穿行;
比亚迪120亿元的动力电池基地5月投产,年产值相当于给这座城市每天运来一座跨海大桥的钢筋。
东北的冷,在电池里变成了热。
再看中俄(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别被“示范”两个字小看——它是个实打实的“保税仓+数据仓”。
今年前七个月,长春对俄贸易额涨了近一半,中欧班列开出频次同比增65%。
如果说过去火车拉的是俄罗斯原木,现在车厢里更多装的是“长春直播基地的LED灯带、保税仓的奶粉罐、制药企业的小分子API”。
科技圈也在猛踩电门。
 ![]()
4月,长春拿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入场券,直接对标北京昌平、上海张江。
环吉大双创生态圈成了“理工男的游乐场”:智慧法谷32家人工智能企业排队落户,长光卫星年底就能把2000套零部件打上太空,名字里带“卫星”的企业再也不用从深圳打飞的过来谈供应链。
三件事合起来,画出了新长春的三条坐标:
——产业从“钢铁+汽油”切换到“电池+算法”;
——贸易从“边境口岸”升级到“跨境数据枢纽”;
——科研从“纸上专利”变成“天上卫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一个城市换了赛道吗?
还真不是。
长春把自己拆成了三个功能区,像搭积木一样拼出了一个“一核两翼”模型:
 ![]()
1. 核心区(朝阳+南关)——老城区的写字楼换上玻璃幕墙,成了东北的“小金融街”。
基金路演一开,咖啡香飘到对面省财政厅院子里。
2. 西翼(汽车经开区)——一公里的街景里,你能踩到奥迪的轮胎印,也能看见比亚迪的电池壳。
它们共享同一条物流机器人路线,目标只有一个:万亿级汽车集群。
3. 东翼(中韩示范区)——生物药企在这儿做“细胞治疗酒店”,从采血到冷链出库一条流水线,隔壁就是韩国的医美翻译中心,中文和韩文在一个餐厅里抢辣椒酱。
交通也跟着升级。
今年底,龙嘉机场T3航站楼开工,设计吞吐量比现在的T2再翻一倍;
长春—辽源—通化高铁明年进施工图,沈阳到长白山滑雪将从“早上出门、中午到雪道”变成“上车眯一觉、下车直接换雪板”;
轨道交通三期一次性加4条线,200公里里程意味着从卫星园到汽开区上班,早上能多睡25分钟。
 ![]()
所以,长春现在拼的不是“喊口号”,而是把过去擅长的事重新做一遍:
做车——从发动机到电池,从底盘调校到整车出口欧洲一条龙;
做贸易——让对俄、对欧、对韩的数据、包裹、药品在同一本账上跑;
做科研——把科研院所的试管、卫星车间里的螺丝、创业咖啡馆里的PPT,全部翻译成税收和就业。
最后一句话结尾:
如果你两年前坐飞机路过长春,看到的可能是烟囱和老厂房;
今天再看,地面上的灰色正在一块块被深蓝的光伏板、银白的电池包、闪着灯的实验楼替换。
东北的天不总是冷的,有时也冒热气——那可能就是长春这台发动机刚点着的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