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基辅街头飘起今冬第一场雪,乌克兰财政部大楼里却热得像蒸笼。官员们盯着屏幕上的红色数字:2026年预算缺口400亿美元,11月要还的35亿美元主权债只剩7天宽限期。同一时间,2100亿欧元俄罗斯央行资产静静躺在比利时Euroclear账户里,每天产生约1800万欧元利息——这笔钱足够乌军买两周的防空导弹,却连一欧元都取不出来。
三天前,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地下一层,一场闭门会开到凌晨。议题只有一个:要不要把冻结的俄资产“升级”成对乌克兰的“共同债务担保”。投票结果让基辅代表当场黑脸:德国、荷兰、比利时、匈牙利、斯洛伐克五国齐刷刷举起反对牌。荷兰代表甩出的理由是“欧盟不能当全球第一个‘合法抢银行’的俱乐部”,德国代表更直接:修改欧盟预算条例要走16道立法程序,2025年内没戏。
Euroclear的律师团随后递上一份14页备忘录,标题冷冰冰——《强制划转主权资产可能触发150亿欧元反诉》。翻译成人话:一旦把钱划给乌克兰,俄罗斯可以告比利时政府“非法没收”,官司打下来,比利时纳税人先赔。10月30日,比利时首相德韦弗在国会被追问得急了,干脆摊牌:“真输了官司,每个比利时人得掏1300欧元,你们愿意吗?”会场瞬间安静,只听见拍照的快门声。
![]()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10月31日走出欧盟总务理事会,面对镜头只留下一句:“别想让我们为下一笔乌克兰贷款出一福林。”同一天,匈牙利国内电视台播出民调:71%的选民反对再掏钱。数字像一堵墙,把“共同担保”方案撞得粉碎。
乌克兰手里的Plan B已经写好,封面印着“机密”二字。10月28日提交给最高拉达的《2026预算纲要》里,Plan B被拆成三条:军费砍30%,公务员薪资推迟发放,对外主权债“寻求重组”。一位参与起草的匿名官员在基辅一家咖啡馆压低声音:“如果12月12日欧盟冬季峰会再不给准话,我们就得公开这份文件,到时候不是导弹不够,是医院停电。”
![]()
欧盟理事会法务部10月30日连夜加印的第二份内部文件,把“法律红线”描得更粗:除非联合国安理会出新决议,否则任何划转都违反《国际国家豁免法》第11条。文件末尾附上一行小字:2012年德国宪法法院判例已确认,欧盟无权绕过成员国议会直接处置外国主权资产。红线之外,还有“市场地震”——欧洲清算银行协会模拟显示,一旦强划,欧元区主权债券利差可能瞬间飙升60个基点,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5%,欧洲央行过去八年的购债努力一夜回到解放前。
10月29日,卢森堡交易所收盘后,俄罗斯资产池里的380亿欧元突然少了2亿。不是被划走,而是卢森堡政府临时把部分短期国债到期本息“隔离”到独立子账户,防止“夜长梦多”。交易员私下调侃:“钱还在,只是穿上了防弹衣。”
![]()
10月31日凌晨,乌克兰央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加密邮件,申请追加特别提款权(SDR)配额30亿美元,同时提议把2025年春天到期的IMF贷款再延期两年。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当日未公开回应,但华盛顿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政部对“SDR加码”态度积极,前提是欧盟先拿出“可执行的担保方案”。绕了一圈,皮球又被踢回布鲁塞尔。
10月30日傍晚,泽连斯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35分钟。爱丽舍宫会后简报里出现一句新表述:“探讨以‘欧洲和平基金’为壳,绕道发放贷款。”翻译成人话:不直接动俄资产,用欧盟已有的军事援助基金做“白手套”,先垫钱给乌克兰,再把冻结资产的利息慢慢回填。想法很巧,却绕不过一道坎——欧洲和平基金上限只有80亿欧元,目前已用掉72亿,剩下的8亿连填基辅一个月的养老金都不够。
![]()
11月1日,乌克兰财政部在官网悄悄更新一条公告:2025年11月到期的35亿美元主权债,已收到境外债权人“同意延期付息”的初步回函,比例达到68%。公告下方附一行灰色小字:“若12月15日前无外部资金注入,乌方保留启动债务重组权利。”这是基辅发出的最后一声“倒计时”。
![]()
布鲁塞尔时间11月1日上午9点,Euroclear系统照常开盘,2100亿欧元依旧躺在账户里,利息一秒不少。雪后的基辅,征兵办公室门口排起长队,年轻人跺脚取暖。他们不知道,千里之外的一场投票,可能决定自己下个月还能不能领到军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