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你还在吗?现在想再买一个,我要去哪里买?”近日,一则寻找“用了二三十年都不坏的炒锅”的视频在全网爆火。视频中,一名女子称,她家的一口炒锅用了二三十年仍不生锈,炒菜也不粘锅,引来网友热议。
有网友惊叹于这口锅的“超长待机”,更有人化身“侦探”,在线“蹲守”厂家信息,期待能购入同款。
![]()
近日,记者来到这家位于温州的老厂。车间里,沉寂了十多年的机器再次发出了熟悉的轰鸣声。
“为了回应大家的热情,我们重新购进了原材料,把这十几年没开动的机器又重新启动了。”厂家负责人傅克萍介绍道。
他坦言,这款锅因市场销路问题,2010年已经停产,工厂也转而主营自动化设备多年。但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网络呼声,他们深受感动,正在进行复工准备。目标是争取在一个月内重新开售,满足广大网友的期待。目前网上出现了假冒产品,也提醒大家注意甄别。
关于这家锅企的故事,要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那个年代,随着煤气灶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轻便耐用的不锈钢炒锅也悄然兴起,成为厨房里的“新宠”。1992年,傅喜乾与儿子傅克萍、傅克胜敏锐地抓住商机,从家庭作坊起步,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一切从零开始。“最开始,我们的锅是手工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傅克萍回忆道。一张平整的不锈钢板,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手工捶打才能成型。在机械化尚未普及的年代,兄弟俩一天下来也只能做出五六口锅,每一道弧线、每一处打磨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
父亲傅喜乾则肩负起开拓市场的重任,经常带着产品四处奔波。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他们的锅具逐渐打开了销路,经由瑞安的塘河水路运至温州各地,经常供不应求。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00多口锅。”傅克萍回忆道,在那个制造业方兴未艾的年代,他们就已凭借敢为人先的精神,具备了自主生产高品质不锈钢锅的能力,先后取得多项专利。
![]()
![]()
傅克萍(左一)早年间到深圳学习“取经”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因为“质量太好”导致产品滞销时,傅克萍显得很坦然。他说,虽然因销路不畅导致锅具停产多年,当年申请的专利也已随时间流逝而失效,但真正的好东西,是不会被时代遗忘的。
来源:FM93记者 陈裕杰 通讯员: 陈丹丹 杨洋 吴奕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