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跑医院的朋友肯定懂那种糟心:早上八点就到医院排大队挂号,医生问诊后开了检查单,等做完检查拿到报告,要么医生下班了,要么被告知“挂号单只能用一次,看报告得重新挂”。尤其家里有老人、自己得慢性病的,光挂号排队就能耗大半天,看病十分钟,折腾大半天成了常态。
好消息来了!明天起,咱市9家公立医院要全面推行“一号通办”,挂一次号就能把同一疾病的问诊、检查、取报告、复诊全搞定,不用再反复排队缴费挂号。作为常年帮家里老人跑医院的“老病友”,我特意打了医院咨询电话、问了门诊护士,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和关键细节拆成大白话,不管是自己看病还是陪家人,看完保准少走冤枉路。
先说说为啥这政策让人盼了这么久?咱都受过这罪
之前反复挂号的折腾,几乎每个去医院的人都遇上过。我邻居张阿姨上个月带老伴看高血压,就踩了大坑:周一挂内科号开了血检和心电图,检查预约到周三,周五拿到报告想让医生调药,护士说必须重新挂号,排队半小时挂上号,等轮到复诊都中午了,老伴腿脚不好,在走廊坐得直叹气。
还有同事小李带孩子看哮喘,医生让每周复诊调整用药,每次都得重新挂号,四周下来光挂号排队就花了三小时,孩子经常在队伍里哭闹不止。更让人无奈的是跨天检查,比如做胃镜,得先挂号预约,检查当天再挂号开单,取报告复诊还得挂号,有网友吐槽“一次胃镜,挂号比检查还费时间”。
对咱们市不少住在郊区的人来说,往返市区医院得一两个小时,就因为取报告要重新挂号,硬生生多跑一两趟,时间和路费都搭进去了。现在“一号通办”落地,算是精准戳中了咱们看病最头疼的痛点。
先把这9家医院名单列出来,大家可以直接对号入座: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骨科医院、市儿童医院。这几家都是咱平时去得最多的,覆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科室,基本上日常看病需求都能满足。
“一号通办”到底咋回事?这5个关键问题说清楚
1. 啥是“一号通办”?真能一次挂号管全程?
简单说就是:在这9家医院里,只要是“同一院区、同一科室、看同一毛病”,挂一次普通门诊号,就能覆盖从问诊、开检查单、做检查,到拿报告、找医生解读、开药的全流程,不用再重复挂号缴费。
举个实在例子:明天你挂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号看咳嗽,医生开了胸片检查预约到后天,大后天拿到报告再回诊,只要在7天有效期内,全程不用再挂号,拿着第一次的挂号凭证(电子或纸质的都行)就能找医生看报告、开药方。
2. 能省多少钱?有效期到底多久?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很明确:一次挂号只收一次钱,后续不再额外收费。咱市普通门诊挂号费一般在15-25元,要是以前看个病得挂两三次号,现在一次就够,单次能省30-50元。
对慢性病患者更划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月得复诊2-3次,以前每月光挂号费就得花几十,现在一次挂号能管7天,算下来一年能省几百块,长期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有效期方面,基础是7天,从你挂号就诊当天开始算。要是做的是PET-CT这类需要长期预约的大检查,医生能根据情况把有效期延长到14天,避免因为检查周期长白跑一趟。
3. 所有情况都能用吗?这5种情况得重新挂号
别以为“一号通办”是万能的,这几种情况必须重新挂号,不然白跑一趟:
- 换科室:比如先看内科感冒,又想转外科看腰疼,得重新挂外科的号;
- 超有效期:超过7天再复诊,哪怕是同一毛病也得重挂;
- 添新病:复诊时突然说别的毛病,比如看咳嗽时提牙疼,得单独挂号;
- 特殊门诊:急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不算在内,还按原来的规矩来;
- 跨院区:比如在市中医院总院挂的号,去分院看病就得重挂。
4. 用的时候要办啥手续?会不会很麻烦?
一点不麻烦,不用额外申请,系统会自动关联信息,流程就三步:
1. 正常挂号:不管是窗口、自助机,还是医院官方APP、微信公众号,正常挂普通门诊号就行;
2. 留存凭证:挂号成功后,电子凭证最好截图存手机里,纸质的别弄丢;
3. 后续就诊:有效期内回诊时,出示原挂号凭证,导诊护士会安排同科室医生接诊,系统不会重复收费。
我问过医院的护士,现在挂号系统都升级了,就算初诊医生不在班,也能安排同级别医生接诊,不会耽误看病,诊疗记录也能接上。
5. 挂错号或者有问题,该找谁问?
要是不确定自己的情况能不能用,或者挂号后没看到“全程有效”的标注,可以找这几个渠道问清楚:
- 现场问导诊台护士,这是最直接的;
- 打医院官方电话,每家医院的咨询电话在官网和公众号上都能查到;
- 要是遇到重复收费、不给用政策的情况,直接打市卫健委的投诉电话,保准有人管。
这政策到底好在哪?咱普通老百姓得的实在好处
1. 少跑腿、省时间,看病不用再赶趟
以前看一次病,挂号、复诊可能得排两三回队,每次少则二十分钟,多则一小时。现在一次排队就能搞定所有环节,光挂号排队就能省半小时到一小时。
对上班族来说,不用再为了复诊特意请假;对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人,不用来回折腾跑医院,家属陪诊也省了不少力。之前试点地区的数据显示,这政策能给患者平均节省40分钟以上的就医时间,真心管用。
2. 少花钱,长期看病负担轻了
虽然单次挂号费不多,但架不住反复挂。就拿糖尿病患者来说,每月复诊2次,以前每次20元挂号费,一年就是480元;现在一次挂号管7天,每月挂一次就行,一年能省240元。
对家里有长期看病患者的家庭,这些省下来的钱虽说不算大钱,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能减轻不少日常负担。
3. 医患沟通更踏实,不用慌着赶时间
以前不少人拿到检查报告后,因为不想重新排队挂号,干脆就自己看结果,或者找熟人问,很容易耽误病情。现在能随时找医生解读报告,医生也能全程跟踪病情变化,给出更准的治疗建议。
我朋友是内科医生,他说以前总遇到患者因为不想重挂号而放弃复诊,现在政策实施后,复诊的人多了,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也更好了。
这些实用提醒记下来,明天去医院少踩坑
1. 挂号时务必确认“全程有效”标注,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挂号,成功后都看看就诊信息里有没有这句话,别挂错成普通单次号;
2. 所有单据都留好,挂号单、缴费凭证、检查申请单、报告单这些,后续复诊可能要出示,线上挂号的提前把电子凭证截图;
3. 超时前赶紧联系医生,要是检查结果没按时出来,预计要超7天有效期,提前找医生或客服申请延长,医生会备注说明;
4. 专家号暂不包含在内,要是想看专家门诊,还是得按原来的规矩挂号,别误以为所有号都能“通办”;
5. 跨院区不通用,比如去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别想着在总院挂号,去分院用,必须重新挂。
最后说句实在话,这政策能解决大问题
咱普通人看病,图的就是个方便、踏实,不用为挂号排队这种事糟心。明天起这9家医院实施的“一号通办”,虽说不是能解决所有就医难题,但确实戳中了反复挂号这个最大的痛点。
从已经试点的地方反馈来看,实施后医院的就诊效率高了,患者投诉率也降了不少,算是医患双赢的好事。当然,政策刚落地,可能会有不熟练的地方,遇到问题咱们及时反馈就行。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以前有没有过反复挂号的糟心经历?明天起这9家医院“一号通办”,你最想先用在哪个科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