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研发的两款设计现已全部实现升空飞行。
![]()
图片来源:《战区》读者
据《战区》读者提供的消息,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战斗机无人机”原型机已完成首次飞行。YFQ-44A是美军CCA项目第一阶段(即增量1)目前正在研发的两款设计之一,另一款是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后者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完成首飞。
本日稍早时分,一位《战区》读者在加利福尼亚州维克多维尔市的南加州物流机场拍摄到YFQ-44A飞行照片并分享给本栏目。可见该无人机由两架L-29“海豚”教练机担任伴飞飞机。我们已联系安杜里尔公司寻求更多信息。
![]()
今日在加州维克多维尔上空飞行的YFQ-44A“复仇”原型机。图片来源:《战区》读者
![]()
图片来源:《战区》读者
![]()
图片来源:《战区》读者
![]()
YFQ-44A原型机与L-29伴飞飞机并肩飞行。图片来源:《战区》读者
![]()
更广角视角中可见两架L-29伴飞飞机。图片来源:《战区》读者
更多YFQ-44A飞行影像正开始在网络流传。
去年美国空军宣布将增量1阶段的CCA设计方案候选范围缩小至安杜里尔和通用原子公司的提案。但“复仇”的研发渊源可追溯至2010年代末期,最初源自“蓝军技术”公司的进攻型无人机概念——安杜里尔于2023年收购了该公司。
美国空军在确认YFQ-44A首飞的新闻稿中表示:“这标志着CCA项目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两款新型无人战斗机从概念到首飞仅用不到两年时间。通过飞行测试积累的数据,将深化我们对飞行性能、自主行为及任务系统集成的认知。并行推进多款设计有助于更全面掌握无人飞机在未来任务环境中如何补充有人驾驶的五代、六代机平台。”
![]()
YFQ-44A飞行中的另一视角。图片来源:安杜里尔公司(经美国空军授权发布)
空军部长特洛伊·迈克声明指出:“这一里程碑证明竞争如何驱动创新并加速交付。飞行测试提供的硬数据将帮助我们明确需求、降低风险,确保CCA项目以领先威胁的速度与规模交付作战能力。”
安杜里尔公司与空军此前均未透露YFQ-44A具体首飞时间表。
公司空中优势与打击副总裁迪姆·萨尔蒙9月时曾表示:“我们有多架测试车处于地面测试阶段,正处于首飞前最后准备环节,整体进度仍大幅领先原计划。”
萨尔蒙强调:“首飞并非盲目求快,重点在于如何快速部署这种先进新型能力。我们认识到自主技术才是核心难点,需要从技术研发、测试和风险角度重点攻克。”
迈克部长此前在航太网络会议期间曾透露,希望能在10月中旬前见证YFQ-44A首飞。时任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上将也曾形容“复仇”首飞“迫在眉睫”。
据《防务快讯》报道,安杜里尔创始人帕尔默·勒基本月初向记者表示:“工程师确认只要启动指令,无人机就能完成起降飞行。空军正在进行的评估流程非常合理。”但他同时指出联邦政府停摆对进度造成影响。
随着YFQ-42A与YFQ-44A相继升空,空军声明称“开发测试活动正在承包商和政府测试场地持续推进,包括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的包线扩展与集成工作”。
位于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实验作战单位将重点评估作战概念,推动项目在本年代末实现增量1阶段的大规模作战能力部署。
![]()
通用原子公司YFQ-42A飞行画面。图片来源:通用原子公司
关于增量1阶段具体采购数量尚未明确,此前官员曾表示可能订购100-150架。最终采购方案是选择YFQ-42A、YFQ-44A还是混合编队仍有待观察。
空军声明还指出,CCA属于“下一代空中优势系统家族”,采用政府参考架构实现平台无关的自主开发、跨供应商系统集成及敏捷能力升级。
该架构支持与盟军及联合部队互联,通过通用自主系统与任务系统标准实现跨军种协同。
![]()
此前发布的YFQ-44A原型机照片。图片来源:美国空军
CCA项目还规划了至少一个增量开发周期,虽然增量2阶段具体要求尚未公布,但预计方案将与现阶段显著不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月公布的“矢量”无人机可能参与竞标,而诺斯罗普·格鲁曼子公司缩放复合材料的新设计“莲花项目”本周也被披露。
增量2阶段长期预期将包含国际合作。本月初荷兰当局宣布已签署加入CCA项目的意向书。
空军CCA项目还与海军陆战队及海军的类似计划紧密关联。关于未来CCA机队的部署、起降、保障及战术运用等关键问题,空军仍需明确解决方案。
因此,YFQ-44A首飞既是“复仇”研发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空军宏大CCA计划又迈进了一步。
安杜里尔公司发布官方声明,其空中优势与打击工程高级副总裁杰森·莱文指出:“飞行测试向空军、盟国及对手证明,这些变革性技术已超越宣言层面——它们真实存在并已翱翔天际。通过测试验证飞机在速度、机动性、自主性、隐身性、航程及武器系统集成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
他强调:“YFQ-44A并非遥控飞机,从首飞开始就采用半自主模式运行。这是空中力量的新纪元——没有操作员通过操纵杆实时操控。它自主执行任务计划,独立管理飞控与油门调节,一键返航着陆,操作员始终处于监控状态而非操控回路。”
![]()
YFQ-44A原型机的另一张已公开照片。图片来源:美国空军
莱文还阐述了生产规划:“通过名为‘阿森纳-1’的超规模生产设施,我们将采用注重简单成熟技术的制造理念。YFQ-44A将成为该俄亥俄州工厂的首个入驻项目,2026年上半年启动原型生产。在工厂投产前,我们已通过流程优化使制造速度提升逾倍。”
![]()
展现安杜里尔公司未来“阿森纳-1”超规模工厂的设计图。图片来源:安杜里尔公司
莱文在新闻发布会透露,公司未披露首飞具体时长及细节,但确认YFQ-44A搭载了安杜里尔飞行自主任务套件。关于后续测试,他表示:“将按航空标准流程检验分系统,持续降低风险,匹配仿真数据,逐步扩展包线。我们故意将‘复仇’设计为简单低风险系统,避免试飞中出现重大障碍。”
关于武器测试计划,莱文称:“已开始集成武器系统,明年实施首次实弹射击。未来一年将开展多机自主任务、实弹发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及异地部署测试。”
对于多机编队测试,他表示:“凭借现有自主技术积累,我们能够快速达成测试节点,加速验证与有人战机的协同能力。”
莱文确认:“目前有多架完整组装的‘复仇’飞机处于测试阶段,另有多架处于不同制造工序。‘阿森纳-1’工厂明年投产后可满足空军增量1阶段需求,我们正提升该设施至数百架年产量级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