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摸鱼是现代职场人的专属技能?清代《浪迹续谈》里藏着的打工人套路,能让你笑到拍桌——原来那会儿的小吏们,上班摸鱼都摸出了"正当理由"。
就说乾隆年间,有个叫周小全的衙门文书,天天揣着袋瓜子上班。别人埋头抄公文,他就边嗑瓜子边"思考",瓜子壳堆得跟小山似的。有次上司路过,他赶紧把瓜子往抽屉里塞,嘴上还念叨:"这案情复杂,得慢慢捋..."没想到上司盯着他的瓜子壳看了半天,居然夸他:"周文书为公务费神,连嗑瓜子都在琢磨案子,精神可嘉!"——这波"把摸鱼包装成思考"的操作,比现在假装看报表划水高级多了。
![]()
更绝的是明代的一个账房先生,为了摸鱼还发明了"算盘催眠法"。他算着算着就开始瞎拨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听着像在忙,其实眼睛早瞟向窗外看鸽子了。有回老板突然进来,他手速飞快地把乱码拨成正经数字,还抱怨:"这账太绕,算得我眼花!"老板一看算盘打得这么"卖力",当场给了他两钱银子当"辛苦费"。
![]()
最离谱的是唐代一个驿站驿卒,送信路上总爱蹲在茶馆听书。为了不被发现,他把公文袋往怀里一塞,听书时还掏出个小本子假装记"路况",其实上面写的全是评书里的人名。有次听入迷忘了时间,怕误了差事,就编了个"遇着山洪绕路"的理由,居然还被上司夸"办事谨慎"。
![]()
这些古人的摸鱼套路,看着好笑,其实藏着职场生存智慧:周小全用瓜子壳伪装"思考痕迹",账房先生靠算盘声营造"忙碌氛围",驿卒拿小本子假装"记录工作"——说白了,都是用最低成本应付无效劳动,偷偷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
![]()
现在的我们看这些故事,是不是有点眼熟?开会时假装记笔记实际画小人的你,和周小全嗑瓜子时的"假装思考",本质上没差;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却时不时敲两下键盘的你,像不像那个乱拨算盘的账房先生?
![]()
其实啊,从古到今,打工人的诉求都很简单:既要完成工作,也得留口气儿。就像周小全在日记里写的:"瓜子嗑得香,公文抄得爽,日子才不慌"——适当摸鱼,或许才是职场续航的秘诀呢。
![]()
#历史冷知识 #古代职场 #打工人的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