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句“那部电影好像不错”,我就差点把婚期定了,结果人家只是随便聊聊。
![]()
上周六,北京三里屯咖啡馆,我亲耳听见对面姑娘把哈佛研究里68%的模糊邀约台词一字不落甩给我,连语气词都没改。
![]()
我连夜把票买好,她回了个⭐,我以为稳了,第二天发现她给全公司男生都点了赞,连我上周发的加班盒饭都没放过。
别笑我直男,斯坦福大学说了,她要是把“你下次”改成“我们下次”,八成是真爱。
我翻了半天聊天记录,压根没捡到半个“我们”,全是“你可以”“你自己”,标点都替我划清界限。
更扎心的是TikTok那份报告:她发的限时动态真的仅我可见,我截图炫耀,结果兄弟甩来一张一模一样的,时间只差三分钟。
原来系统允许一次性选三十个“仅谁可见”,我排号都排不到前五位。
我算看明白了,新一代女生把主动权攥在手里,还让你挑不出错。
她们不玩暗示,玩的是大数据捕捞:一句模糊邀约、一个emoji组合、一条旧动态点赞,就能筛出谁最上心。
省时省力,鱼塘自投。
所以别再问“她到底喜不喜欢我”,先数数她说过几次“我们”。
要是零,就把电影票退了,省下的钱请自己吃顿好的。
爱情到了数字化时代,不回应就是答案,不特例就是群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